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二章 通过有为达成无为
时候,你才有可能既主动又觉知。

    当静心变得没有用了,你就要把它完全丢开。现在,你是觉知的。也只有到这个时候,你才能既觉知又主动,否则没有可能。如果仍然需要静心,你就不能在主动中有觉知。

    如果你已经成了静心的,你就不再需要静心了。然后你才可以主动,但即使在那样的主动中,你也仍然是被动的旁观者。这时你决不是那个行动者,你永远是在观照着的意识。

    意识是被动的……静心也必然是被动的,因为它只是通往意识的门,通往完美意识的门。所以当有人在谈论什么quot;主动quot;的静心时,他们是错的。静心就是被动。你可能需要一点主动、做点什么才能达到静心,那是可以理解的,但这绝不是因为静心本身是主动的。还不如说,正因为你主动地度过了这么多世,以至于主动已成为你的头脑的重要部分,你甚至需要以主动来达到不主动。你已经那么陷入主动,以至于无法丢掉它了。因此,像克利希那穆尔提那样的人可以不断地说:quot;丢掉它quot;,而你则不断地问怎样才能丢掉它。他会说:quot;别问怎样。我说的只是:丢掉它吧!不存在怎样丢的问题,不必问怎样丢。quot;

    在某种程度上,他说得对。被动的觉知或被动的静心的确不存在quot;怎样quot;的问题。不可能有,因为一存在quot;怎样quot;,就不可能是被动的。但是,他说得也不对,因为他没有考虑听的人,他在讲他自己。

    静心没有任何quot;怎样quot;,没有任何技巧,没有任何技术。因此,克利希那穆尔提是绝对正确的,只是他没有考虑到听的人。听的人身上除了主动别的什么也没有;对他来说,一切都是主动的。因此当你说quot;静心是被动的、非主动的、无选择的,你在里面就是了。不需要任何努力。它是不需要努力的quot;这些话时,你用的是听者无法理解的语言。他懂得这些话的字面意义——难也就难在这里。他说:quot;理性上,我完全明白。你说的一切,我完全听懂了。quot;但是他无法理解其中的涵义。

    克利希那穆尔提的教导毫无神秘可言。他是最不神秘的一个导师。没有任何神秘,一切都显得那样清晰、精确、有分析、合乎逻辑、合乎理性,从而谁都能懂。而这竟成了最大的一个障碍,因为听的人自以为懂了,其实他懂的只是字面上的那部分,他不懂被动性的语言。

    他懂得人家对他说的话——一些语词。他听了、他懂了,他知道那些语词的意思,他把它们联结起来,在头脑里呈现出一幅完整的图画。人家说的话,他听懂了;有了心智的沟通。但是他并不懂被动性的语言,他不可能懂。就他目前的状态而言,他是不可能懂的。他只能听懂行动的语言、活动的语言。

    所以我不得不谈一谈主动,我不得不要用主动把你带到一个点,在那里你能够跳入被动。主动必须达到一个极限、达到边缘的一个点,在那里你变得不可能再主动了,因为如果还有可能主动,你会继续主动下去的。

    你的主动必须被耗尽,无论你能做什么,务必让你去做。无论你做的是什么,务必逼你做下去,直到在某一点上你自己大叫:quot;这下我什么也不能做了,要做的都做了。现在什么也不可能了,什么努力也不可能了。我精疲力竭了。quot;

    到那时,我说:quot;现在,你丢掉吧!quot;这个丢掉是可以被传达的。你处在边缘,你已准备好丢掉了,你这时才能听懂被动性的语言。在这以前,你不可能懂;你太充满主动了。

    你从来还没有到达过主动的极点。东西只能在极端处被丢掉,决不可能在中途就被丢掉了。你不可丢掉它。你能丢掉性,如果你已经完完全全在它里面,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静心:狂喜的艺术简介 >静心:狂喜的艺术目录 > 第二章 通过有为达成无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