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卷二十
云元年七月己巳”,《玄宗纪》上书“先天二年十二月庚寅朔”, 下书“开元元年十二月己亥”。韩文公《顺宗实录》上书“贞元二十一年八月庚 子”,下书“永贞元年八月辛丑”。若此之类,并是据实而书。至司马温公作 《通鉴》,患其棼错,乃创新例,必取末后一号冠诸春正月之前,当时已有识之 者。

    《春秋?定公元年》不书正月,杜氏曰:“公即位在六月,故正义曰公未即 位,必不改元。而于春夏即称元年者,未改之日必承前君之年,于是春夏当名此 年为昭公三十三年。及六月,既改之后方以元年纪事。及史官定策,须有一统, 不可半年从前,半年从后,虽则年初亦统此岁,故入年即称元年也。”汉魏以来, 虽于秋冬改元,史于春夏即以元年冠之,是有因于古也。按温公《通鉴》是用此 例,然有不可通者。《春秋》于昭公三十三年之春而即书“定公元年”者,昭公 已薨于上年之十二月矣。若汉献帝延康元年十月始禅于魏,而正月之初,汉帝尚 存,即加以魏文黄初之号,则非《春秋》之义矣。岂有旧君尚在,当时之人皆禀 其正朔,而后之为史者顾乃追夺之乎!

    史家变乱年号,始自《隋书》:大业十二年十一月景辰,唐公人京师,辛酉, 遥尊帝为太上皇,立代王侑为帝,改元义宁。而下即书云:“二年三月,右屯卫 将军字文化及等作乱,上崩于温室。”按此大业十三年,炀帝在江都,而蒙以代 王长安之号,甚为无理。作史者唐臣,不得不尔。然于《炀帝纪》书十三年,于 《恭帝纪》书二年,两从其实,似亦未害。

    明朝《太宗实录》上书“四年六月己巳”,下书“洪武三十五年六月庚午”, 正是史臣实书,与前代合,但不明书建文年号,后人因谓之革除耳。

    《英宗实录》上书“景泰八年正月辛巳”,下书“天顺元年正月壬午旬有六 日”,而不没其实。且如万历四十八年八月以后为泰昌元年,若依温公例取泰昌 之号,冠于四十八年春正月之前,则诏令文移一一皆当追改,且上诬先皇矣。故 纪年之法,从古为正,不以一年两号、三号为嫌。

    ○年号古今相同

    《水经注?水下》“千金曷”前云“太和五年”,曹魏明帝之太和也; 俊云“朝廷太和中”,元魏孝文帝之太和也。

    ○割并年号

    唐朝一帝改年号者十余,其见于文必全书,无割取一字用之者。至宋始有 “熙丰”、“政宣”、“建绍”、“干淳”之语,已是不敬,然犹一帝之号自相 连属,无合两帝而称之者。又必用上一字,惟“元丰”以“元”字与“元枉无 别,故用下字,本朝文人有称“永宣”、“成宏”、“嘉隆”,合两帝之号而为 一称。疏称正统、正德为“二正”,奉旨“列圣年号昭然,如何说二正?”近又 有去上字而称“庆历”、“启祯”,更为不通矣。

    地名割用一字,如“登莱”、如“温台”,则可;如“真顺“、“广大”, 则不通矣。然汉人己有之。《史记?大官书》:“勃碣海岱之间,气皆黑。” 《货殖传》:“夫燕亦勃褐之间一都会也。”注云:”勃海、碣石。”《汉书? 王莽传》:“成命于巴宕。”注云:“巴郡宕渠县。”魏晋以下始多此语。常琚 《华阳国志》:“分巴割蜀,以成健广。”是键为、广汉二郡,左思《蜀都赋》: “跨蹑犍。”是键为、二郡。《魏都赋》:“恒碣パФ于青霄。”是恒 山,碣石二山。

    人名割用一字者,《左传》以太、济水为“济”,《史记》以黄帝,老 子为“黄老”,以王乔、赤松子为“乔松”,以伊尹、管仲为“伊管”,以绛侯、 灌婴为“绛灌”。

    ○孙氏西斋录

    唐人作书无所回避。孙樵所作《西斋录》,乃是私史。至于起王氏已废之魂,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日知录简介 >日知录目录 > 卷二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