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一部分 才情少年 笑解烦恼结
离婚是近代中国第一桩自由文明离婚案。该通告除告知徐、张离婚的事实外,还对离婚本身发表了一番见解。徐志摩指出夫妻离婚对双方都是平等的,并不像传统认为的那样,好像总是女子在吃亏,所以人们同时应该打破男必娶女必嫁的谬见。男子再娶绝对不成问题,女子再嫁的机会,事实上总有不平等存在。这不仅因为女子不解放,也因为男子没有解放彻底。因此,徐志摩希望大家努力从理性方面进行,扫除陋习迷信,实现男女平等的理想。在通告的结尾,徐志摩对道德的更新充满了信心和希望:“我们相信道德的勇敢是这新时期的精神,人道是革新的标准。”

    徐志摩石破天惊的离婚通告,文名尚未远播的他立即以此头号新闻震动了中国,造成了近代史上头一宗西式离婚事件,挑战了百年前中国的封建婚姻制度。人们惊奇并且议论纷纷。

    1923年1月,梁启超在上海得知徐志摩离婚后,立即致信当时正在北京的徐志摩,苦心劝导他:“其一,万不容以他人之苦痛,易自己之快乐。弟之此举,其于弟将来之快乐能得与否,殆茫如捕风,然先已予多数人以无量之苦痛。其二,恋爱神圣为今之少年所乐道。……兹事盖可遇而不可求。……况多情多感之人,其幻想起落鹘突,而得满足得宁贴也极难。所梦想之神圣境界恐终不可得,徒以烦恼终其身已耳。呜呼志摩,天下岂有圆满之宇宙?……当知吾侪以不求圆满为生活态度,斯可以领略生活之妙味矣。……若沉迷于不可必得之梦境,挫折数次,生意尽矣,郁邑佗傺以死,死为无名。死犹可也,最可畏者,不死不生而堕落至不复能自拔。呜呼志摩,可无惧耶﹗可无惧耶﹗”

    梁启超的信字字出于肺腑,句句语重心长,而且着实看到了徐志摩的行为是追求一种“梦想之神圣境界”,他预料到他必要失败,又怕年少的他经受不起几次挫折,所以他警告徐志摩:“天下岂有圆满之宇宙?”

    这种反理想主义是徐志摩不能接受的,充满浪漫信念的他认为生存的意义不在于苟且于现实,而在于不懈地追求理想。他马上给老师回信。首先,不承认他是以他人的痛苦来换自己的欢乐:“我之甘冒世之不韪,竭全力以斗者,非特求免凶惨之苦痛,实求良心之安顿,求人格之确立,求灵魂之救度耳。人谁不求庸德?人谁不安现成?人谁不畏艰险?然且有突围而出者,夫岂得已而然哉?”其次,他承认爱情是可遇而不可求的,但他不能不去追求:“我将于茫茫人海中访我惟一灵魂之伴侣;得之,我幸;不得,我命。如此而已。”第三,他坚信他的理想是可以创造培养出来的:“嗟夫吾师:我尝奋我灵魂之精髓,以凝成一理想之明珠,涵之以热满之心血,明照我深奥之灵府。而庸俗忌之嫉之,辄欲麻木其灵魂,捣碎其理想,杀灭其希望,污毁其纯洁!我之不流入堕落,流入庸懦,流入卑污,其几亦微矣!”

    多么单纯的理想主义者啊﹗他深信理想的人生必须有爱、自由、美,他深信这种三位一体的人生是可以追求的,至少是可以用纯洁的心血培养出来的。因此,他的好友胡适说:“他的人生观真是一种‘单纯信仰’,这里面只有三个大字:一个是爱,一个是自由,一个是美。他梦想这三个理想的条件能够合在一个人生里,这是他的‘单纯信仰’。他的一生的历史,只是他追求这个单纯信仰的实现的历史。”

    1922年3月,自由的徐志摩返回了剑桥寻找他的爱与美,而早在几个月前即1921年10月林徽因已随父亲回国了。

    “徽徽,许我一个未来吧……”,他说。“我是天空里的一片云”,她说。她对“你是我波心一点光”的爱害怕得无路可逃,胆怯得不敢承受,明智得极力避开。不要疑我害怕,不要怨我胆怯,也不要说我明智,爱,无须世俗婚姻的承诺。她说:

    忘掉曾有这个世界,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徐志摩的前世今生简介 >徐志摩的前世今生目录 > 第一部分 才情少年 笑解烦恼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