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王李恪的事迹
三皇子李恪,生于武德二年或三年。玄武门之变时,估计约有7-8岁。从这里就可以看出,目前一些无良电视剧的剧情已经到了人神共愤的地步,一个7-8岁的孩子也能上演一出波澜壮阔的夺嫡诗史?更不要说发展什么其他剧情。
估计此时孩子还在母亲和父亲面前混闹呢。
史料所载,唐太宗对这个第三个儿子还是比较喜爱的,当然不能与嫡子相比较。这很明确,嫡子与庶子在古代的地位的差别一句两句说不清楚,总之,按照古代制度:“立嫡不立庶,立长不立幼。”这个制度是国本,不可能轻易撼动,皇帝也不是说了就算的。
在三皇子李恪年幼时太宗是比较喜爱的,虽然在武德三年封蜀王后,但以年幼而一直留在内廷,直到贞观十年。
按照唐朝制度,庶子成人后必须离开京城前往封地。因此不管唐太宗愿意不愿意,李恪都必须遵照制度离开京城,前往封地。
于是贞观十年,李恪晋封吴王,他必须离开太宗前往封地任职。这个时候太宗显示出对这个儿子的不舍:帝谓左右曰:’吾于恪岂不欲常见之?但令早有定分,使外作籓屏,吾百岁后,庶兄弟无危亡忧。”
可见,太宗对制度和对李恪的地位的明确,尤其是这句“吾于恪岂不欲常见之?”
流露出太宗的无奈。然后太宗的期望也表露出来:“使外作籓屏,吾百岁后,庶兄弟无危亡忧。”大家看仔细,太宗说得是庶兄弟无危亡,也就是庶子和嫡子的分别,太宗希望李恪能担当起维护庶子们平安的职责,说明在庶子中太宗对李恪的器重,也是他以后能被考虑立为太子的一个方面。
在旧唐书中提到太宗有一篇书戒,一些mm立刻就说,看是李恪不安分,太宗对他的警示。呵呵,说得以未免太没人情味了。这其是就是一篇父亲对即将出行儿子的教诲,语言朴实,表达了太宗严父和慈父的真情。从这里我开始对太宗这位君主下了颇具“人情味”的看法。新唐书的解释就更正面了:“帝赐书曰:“汝惟茂亲,勉思所以籓王室,以义制事,以礼制心。外之为君臣,内之为父子,今当去膝下,不遗汝珍,而遗汝以言,其念之哉!”
很多人想给李恪泼夺嫡的脏水,未免泼的有点远。李恪正如他的名字一样克尽职守,低调而自在。
我们继续李恪的话题。也就在李恪奔赴封地的时候,贞观的朝局发生了一些潜在的变化。什么潜在的变化呢?李世民已经开始考虑更换太子了。也就在贞观十年的时候,李世民开始为李泰当太子积极筹划,允许其在府邸开设文学馆。其心昭然若揭。谁都知道开设文学馆是李世民的专利,正是文学馆的开设为李世民夺嫡立下了不小功劳。呵呵,可李世民想的过于简单:“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此一时彼一时。
李恪尽管聪颖非常,但那皇子的骄恣和父亲的备加宠爱却使他这年冬季惹了祸:他频繁外出射猎,使安州百姓的禾稼很受了些损失。李世民知道后大怒,立即下令免去李恪官职,并削去食邑三百户!爱之切而责之重,李世民正国为对李恪寄予厚望,所以对他的过失也绝不姑息宽贷。李恪免职回京后,李世民于日理万面中找李恪单独作了一次语重心长的谈话:“父之爱子,人之常情,非待教训也。子能忠孝则善矣,若不遵诲诱,忘弃礼法,必自致刑戮。父虽爱子,将如之何?”
如果说李治是太宗十个成年的儿子中运气最好的一个,那李恪肯定是运气最背的一个。
总的说来,李世民的儿子分三类:第一类是不肖子,就是对皇位野心勃勃的几个孩子。李承乾、李泰、李佑最让晚年的李世民头痛不已。最后,流放的流放,幽闭的幽闭,诛杀的诛杀,结局最惨也最让父亲伤心。第二类是纵情享乐的浪荡公子,李愔、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