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我们在血泊中会合:红圈,1970
    我们在血泊中会合:红圈,1970

    《红圈》(Lecerclerouge)象是从美国黑色电影和B级片里来的。只是把节奏放得更慢,把剧情变得抽象。戏剧冲突转化为冷静地观察,宿命悲剧转化为近处的凝视罢了。执导者让-皮埃尔·梅维尔喜爱美国文化,把自己原姓格鲁姆巴赫改为作者赫尔曼·梅维尔的姓;梅维尔喜爱电影,说“当一个电影观众,是全世界最好的职业”。《红圈》冷峻、简洁,又一丝不苟,“拉辛式的裁剪技巧”。大盗虽非无所不能,但总有个人神话的气质,既然片头已经画下一个圈,死亡再所难免。阿兰德隆、伊夫蒙当、布尔维尔,盗匪警察个个孤独,做困兽之斗。标题说佛祖画下一个红圈,说有些人即使他们一开始并不知道,而走向不同的道路,到约定的那天时,他们终究会在红圈中会合——这个红圈意即血泊,意即死亡。曾经有传,吴宇森要重拍此片。吴氏汲取梅维尔养分颇多,造型、个性多出于前者,但以他的热烈断然拍不出前者的冷静,一种如火,一种如冰。当下的作品片太多如火如荼,《红圈》那种默默无语、不夸饰的动作场面已经不再令人青睐。但其中的节奏和调度还是呈现出一种优雅的气质。火车横越影幕的场面眼熟,原是被德·帕尔玛用在了《碟中谍》里。

    “再见,孩子们”:路易·马勒,1971/1974/1987

    在标准公司(Criterion?Collection)出版的路易·马勒套装(3D9+1D5)中收录了三部这位新浪潮左岸派导演以“孩子”为内容的影片,分别为1971年的《好奇心》(LeSouffleaucoeur,又译《心之呢喃》);1974年的《拉孔布·吕西安》(LacombeLucien);1987年的《再见,孩子们》(Aurevoir,lesenfants)。不过这三部电影并非一般意义上的“系列剧”,似乎也非导演本人意志使其成为一个“三部曲”。非要寻求一个同一的题旨的话,那么可以寻到路易·马勒自己曾说过的话:“我所有的电影都是以‘纯真的丧失’为主题的”——如果把“纯真的丧失”作为狭意来理解,倒是适用于这个套装。路易·马勒出身于一个中上资产阶级家庭,在他的自传性质的影片中常涉及富裕的家庭背景,他的母亲家族(贝金家族Beghin)拥有欧洲最大的糖厂之一,而路易·马勒和兄弟姊妹们都在天主教区的大房子里长大,幼年受过良好的私人家教。但是路易·马勒自骨子里有着对上流社会的反感,这些不仅在他这个套装作品里有所流露,而且他也有切实探讨下层和蓝领生活的记录片。路易·马勒所受得争议不比任何一个新浪潮导演少,在风格上他不断试验力图建立新的电影话语结构体系,但因为甚少革命性、不作惊人语,而往往被人误会为“保守”;在题材上他大胆涉及政治、伦理、性等各种话题,而常常掀起轩然大波,从记录片《印度魅影》到晚年作品《烈火情人》,当然也包括这个套装里的前两部影片。

    1.好奇心

    1954年的春天。一个热爱爵士乐和加谬的《西西弗斯神话》的15岁少年罗伦特,正迷恋着自己的母亲。在苦闷的青春期里,两个哥哥一面教他抽烟、喝酒,以及性知识;一面无休止得捉弄他。开放的意大利母亲的身边永远少不了年轻的情人,罗伦特深感嫉妒。在一个醉酒的狂欢之夜,母子犯下了禁忌的事。事后母亲说,这是一个美丽的秘密,永远不会再发生,但永远不要为此悔恨。路易·马勒从不在自己的作品里流于庸俗的批判和哗众取宠的猎奇展示。尤其是这部以乱伦为最终内容的电影,却被处理的细腻、温柔,将一场所谓的“畸恋”化作亲昵、动人的情感,由此可见导演自身的敏感和宽容。在一本路易·马勒的访谈录前,有评论者指出,他的作品“大多像是一个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未删的文档简介 >未删的文档目录 > 我们在血泊中会合:红圈,19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