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没有“地下铁”,只有“地下”:最后一班地铁,1980
  实际上,特吕弗一直遗憾没有给《四百击》加上战时的背景。

    3.

    在《最后一班地铁》DVD的附录中,有一段特吕弗访谈,他说到对剧本并不满意,认为没有一个角色贯穿始终。但是这部电影还是被凯瑟琳·德纳芙“控制了”,她赋予影片一种神秘、威严、华丽的气质。实际上拍电影前,特吕弗自己称这部影片要完成他的三个梦想:一将摄影机带到剧场后台;二营造出沦陷区的气氛;三就是让德纳芙扮演一个“负责任的女人”。可见,德纳芙对这部影片有着“天生的”影响力。

    影评家们讲特吕弗的银幕从来都是被女性形象统治着。让娜·莫罗出现在《朱尔与吉姆》中时,特吕弗用数个特写(眼睛、鼻子、下巴、前额)和定格镜头将她的面孔刻划在胶片上。在《最后一班地铁》之后,特吕弗新的爱人芬妮·阿当演出了他最后两部电影《隔墙花》和《激烈的周日》。他的摄影机近乎“忠实地”跟随着她的一举一动。特吕弗自己说,他和女人在一起时感到很自在,就像是她们的一员。

    勿庸置疑,凯瑟琳·德纳芙是《最后一班地铁》的核心,联系着爱情和艺术,联系着情人和丈夫,周旋于沦陷期间、演艺圈中的人际关系里。特吕弗用最细致的笔触去描绘她,用最华美的镜头去表现她。德帕迪约在DVD的评论音轨中开场就说到,他第一次见特吕弗就不客气的说:你的电影太布尔乔亚,《四百击》真造作;特吕弗则回答:行,我知道了。德帕迪约转而又不得不承认:他懂得如何去爱。当然,特吕弗也懂得如何表现爱,就算我们接受戈达尔对他晚期作品的种种指责和批判,但是对于“他懂得如何去爱”这一点,我们无法否认。

    他懂得,如何去撩德纳芙神秘的黑色面纱,然后展现一场暗涌的倾城之恋。

    4.

    在特吕弗的拍摄计划中,《最后一班地铁》是某个三部曲的第二部,第一部是《日以作夜》;第三部是《魔幻之所》(themagicalAgency),将描写歌舞厅。我们姑且将其称为“虚幻与真实”三部曲。戈达尔在大学讲演中,用自己同样表现电影真实性的《轻蔑》,来驳斥《日以作夜》的虚假。他认为“这部影片让人认为在揭露电影的真实面貌,其实在隐藏。”戈达尔觉得特吕弗“完全听任电影的摆布,最后变成了自己原本最讨厌的德性。”有一种观点是,《最后一班地铁》是特吕弗对戈达尔不断咒骂的回应,指出“真正的政治效果表面上是看不出来的,艺术家拒绝自己的专业,忙着讨论政局、批判社会,指挥制造坏的政治和坏的艺术。”

    《最后一班地铁》的最后一场戏:法国解放,贝尔纳(德帕迪约)与玛丽安(德纳芙)相会在一家医院里,前者声称已经忘记了过去,而后者依然要爱下去。接着幕布拉上,观众才发现自己看到不是“电影情节”,而是电影中的“戏中戏”。这让人直接联想到《日以作夜》的第一场戏,一个寻常的生活场景,等喇叭喊出“咔”,我们才恍然大悟,这不是“电影”,而是在“拍电影”。特吕弗怡然自得在这种“虚幻与真实”之间,他或许觉得这是最美妙的一种感受。(但不得不指出,这依然是“虚假”的,因为这组镜头的最后虽然在舞台上发生,但之前的戏是利用搭建的外景完成的。)

    在《最后一班地铁》中,有另两种“幕后”的故事。一是贝尔纳地下抵抗运动组织成员的身份;而是玛丽安的丈夫吕卡的地窖中的秘密生活。所以评论家唐·阿伦在其著作《最后的特吕弗》中指出,《最后一班地铁》中没有“地下铁”,只有“地下”。对于贝尔纳的地下身份,特吕弗用简笔;而对于吕卡的地下生活,特吕弗则用详写。吕卡在电影里是一个逃亡的犹太人,一个忘我的戏剧家,一个焦虑的丈夫,三种身份在他身体内争斗。看上去他没有吃到什么苦,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未删的文档简介 >未删的文档目录 > 没有“地下铁”,只有“地下”:最后一班地铁,1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