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一本回忆录写的序言
志着“革命”的符号。没有它,你的儿子女儿、孙子孙女都可能背你而去,更不要说乡里乡亲。
伯威仔细地描绘了这个转变。他自己、他的家庭、他的生活,就是社会的一个样本。丰富的社会背景,从伯威的视野里消失了,那温情的七姑八姨,那风流倜傥的叔伯子侄,都进入一个改造的模子,出来之后一个个灰头土脸、屏声敛气。原先敏感的他,目光也凝聚起来,舞台上的背景在开始远离、模糊,政治性的冲突成为聚焦的中心。伯威回看自己,一个生青个子,有了那标签,就变得有点不认得自己,气变得粗起来,和他那个暖暖的家,开始发生冲突。这一切,在外公去世的时候达到高潮。我似乎看到今天的伯威,茫然看着当年愤然冲出母亲房间的自己,心里伤伤戚戚默问:我是怎么啦?他真实地写出那个少年郎,是因为到了这个年纪,他不想欺骗自己。后来,伯威也失落了那张“革命”标签,随即失去价值,自此便被众人随手抛弃。
这种转换是具体的。伯威的回忆从童谣而起,他记下唱过听过的歌谣,从孩童时期到青春时代。从这些民间的歌谣,可以清楚看到社会变化。儿时的歌谣,歌词是稚嫩的,却因触动了人所共有的那点温情,诗意和文学意味便自在其中。此后的歌谣是成人的,却因为出于功利性的宣传需要,变得与“文”无缘。这种变化也体现在伯威记录的生活细微末节里:一个本应多姿多彩的社会,在转向外观日益粗暴艳红时,内心却是日见贫乏苍白。
我们经历过这样的时代,以为那内在的苍白便是天经地义的“朴素阶级感情”。直到社会再次转换,我们才跟着吃力地迷茫地“转型”。而伯威不一样,他们比我们年长,比我们更多地保留了对“正常的生活”的记忆。回想我们在那个年代,岂不是靠着伯威这样的兄长,还有父辈,潜移默化地向我们输送了一些什么,才没有彻底退化成猿。伯威从噩梦中醒来,重新历经了一次“从猿到人”的复苏。只是,复苏的已经不是那个胸怀壮志的少年,他已经两鬓斑白,他温情世界里的亲人们,已经踯躅远去。
想到伯威肯写下这部回忆,我觉得真是一件幸事。人们因此得到一部真实生动的历史记录;而亲人们的音容笑貌得以留下来,自己能把心又稳稳地放回原处——对伯威、对亲人的在天之灵,都是一个永恒的安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