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二部分:“名校情结”的思考关于“自费留学”的思考
进了牛皮纸信封,扔进了邮筒。说来有趣,为了保证申请材料安全及时的到达,我寄往美国的大学以及LSE的申请信都用了Fedex快递的方式,而寄向剑桥的却仅仅是一封连挂号都没有的平信。而且在我申请的所有学校当中,剑桥是唯一一所没有向我收取申请费的学校(美国大学的申请费一般在50美金到100美金之间,LSE的申请费也要40英镑)。

    2003年初春的一天,我收到了剑桥研究生院发来的一封祝贺信,告诉我已经被我所申请的专业正式录取了。能得到这所世界古老名校的青睐,我是不可能不心动的。但尽管如此,我依然很快地给剑桥回复了一封信,礼貌地拒绝了它的offer。原因很简单,当时我已经拿到了美国加州伯克莱大学、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密歇根大学、纽约大学、马里兰大学等十几所高校以及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的录取,而且大部分学校都或多或少地提供了奖学金。而剑桥的录取中并没有提及要给予我奖学金资助,这就意味着我必须拿出相当于人民币30万元左右的费用才能完成我在剑桥一年的学习。

    在没有奖学金的情况下,要不要自费留学呢?关于值还是不值,每个人都可以有自己的主观权衡,没有标准答案。但究竟有没有能力负担一笔庞大的留学开支,这就是每一个有留学计划的人必须面对的客观现实了。就我自己来说,我既不是小富婆,也不是大富婆的女儿,30万元实在不是一个小数目。当然若真是“砸锅卖铁”也未必是去不了的,只是文凭毕竟不是生死攸关的大事,没必要跟自己和全家人的生活过不去,所以我婉拒了剑桥的录取。在我看来,现代社会的高等教育其实就是一种商品,你手中有多少货币,就买怎样的东西。剑桥当然是好的,可她毕竟不是唯一的商品,你是有便宜一些的选择的,这就要看个人的偏好了,借债消费去买奢侈品的也是大有人在的,而且还很时髦。再说了,现在买不起,也未必将来买不起,有钱了,再买也行的。后来到了剑桥之后我才发现身边多的是三四十岁的本科生,他们在工作了很多年之后,在资金和经验上都有了积累才又回到学校读书。

    有人要骂我庸俗了,教育岂能是用金钱来衡量的?可除了义务教育之外,高等教育都是要收费的,不然大学怎么活?英国的大学无法像美国的学校那样为学生提供高额奖学金也是迫于严重的财政短缺压力。英国过去是国家拨款投资大学的建设,现在随着学生数量的不断增多,国库收紧,大学入不敷出,导致很多优秀的师资人才流失。特别是在经济学、管理学、电子工程、计算机等专业领域,精英人才纷纷流向跨国公司和大型企业,而不愿意呆在学校。在英国的教育体系下,学校无法大幅提高本国学生的学费,那么大量扩招外国留学生就成为英国大学广收资金的重要途径。即便是像剑桥这样的世界一流名校,也同样面临生存的压力,在这样的情况下,她实在没有能力为很多学生提供高额奖学金。我周围的外国同学中,90%以上都是自费来剑桥求学的。

    2003年的六月份,我选择了一所给予我全奖的美国大学——马里兰大学,并开始着手准备赴美签证等出国手续的办理。一天下午,我很意外地接到了英国文化协会(British Council)打来的一个电话,约我参加一个奖学金的面试。当时我有些懵了——我根本没有申请过任何英国政府的奖学金啊!就是带着这份不解和好奇,按约参加了面试。主考官共有三位:一位是英国驻沪领事馆的官员,一位是英国文化协会的官员,还有一位是壳牌石油公司的人力资源经理(后来我才知道我最后拿到的奖学金是英国政府和壳牌公司共同出资赞助的)。我刚坐定,三位考官就开始轮番发问,大致是关于留学计划以及对当前中国政治经济问题的看法等等,几乎不给任何思考的时间。但因为本来就没有太多的得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我在剑桥简介 >我在剑桥目录 > 第二部分:“名校情结”的思考关于“自费留学”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