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五章 天地不仁
空话,多让老百姓自自然然地过日子呢。

    第三层意思,圣人是大人物,大人物做的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大事,而不是我爱你、我同情你、我心疼你、我是你亲兄弟姐妹等的感情用事。圣人办大事的过程中,不是不知道要付出代价,不是不知道要奋斗就有牺牲,死人的事情常常发生,但是如果因此就心慈手软、缠缠绵绵,该出手时不出手,还算什么圣人?只能算是废物。圣人的不仁,方是大仁:这就是不仁者大仁也的解释。

    第四层意思,老百姓不能指望天地的怜悯、圣人的怜悯,不能嗷嗷待哺望穿双眼地指望得到仁爱得到赏赐得到温馨得到援手。老百姓要做好一切准备,艰难困苦,忍辱负重,好自为之,自己帮助自己、自己解放自己、自己发展自己。

    不靠天地,不靠圣人,这就是解放自身的开始。

    老子的许多言语是教人柔弱(至少是表面上)而不是教人刚强的。然而,经过天地与圣人两个“不仁”的杀戮与洗礼,你客观上会变得成熟些、坚强些。

    认真读《老子》的人,虽然未必因了老子而坚强雄壮,却也不会因了老子而柔弱到哪里去。原因在此。

    天地不仁与圣人不仁,这两句话是相当残酷的。然而通观老子,他并不凶恶,讲起战争兵法,他颇有仁义之心。那么对他的“残酷”,我称之为智慧的残酷。这与人性恶中的残酷不是一回事。

    老子个人未曾做过什么残酷的事,但是他看穿了人性中的丑恶,看穿了仁义道德的无力,

    看穿了多言只能数穷,不管你讲出多少花朵云霞。他还看出了百姓的没有力量,圣人的没有可能过于仁慈,天地的不闻不问,仁爱有些时候的无济于事。他看出了如黑格尔所说,你想进这间房子,结果只能是进那间不同的房子。他看出了许多美善的幻想都仅仅是一相情愿。他的智慧有可能冲击了善良,冲击了(对于天地与圣人的)信念,破坏了温馨浪漫。他看出了许多人对于美善的愿望,恰恰在推动着他们做一些缘木求鱼、南辕北辙、徒劳无功、适得其反的蠢事。他看出了多少人把蠢事当做大事、好事、聪明的事、非做不可的事,得意扬扬、热火朝天地做着。他明明知道自取灭亡的人常常自以为是背起了十字架;异想天开的人自以为是在扭转乾坤;好勇斗狠的人自以为是在垂范千古。想着一步登天的人只能是滚入泥沼,也就是如西洋哲学家所讲的:由于某种走入天堂的愿望,而把自己推进地狱。

    智慧对于百姓,有时是残酷的。鲁迅的许多文字中表达过这种残酷感:

    于浩歌狂热之际中寒;于天上看见深渊。于一切眼中看见无所有;于无所希望中得救。??

    有一游魂,化为长蛇,口有毒牙。不以啮人,自啮其身,终以殒颠??

    (出自《野草·墓碣文》)

    我们知道了一个说法,叫做智慧的痛苦,我们现在又体会到了智慧的严峻与残酷。

    真理有时候是严峻和带几分冷酷的。我们可以再举一个更震动的例子:革命导师强调暴力革命的不可避免,这并不是因为导师本人的暴力倾向。导师本人并没有嗜暴施暴的记录,他只是把带有苦味儿的真理告诉人众。明明见到了不仁、见到了暴力、见到了愚蠢,是告诉人们这是不仁这是暴力这是愚蠢才算得上仁慈呢,还是隐瞒这一切,用美丽的童谣与儿歌的虚拟,代替对于世界的观察与思考才算仁慈呢?

    仁与不仁,全在一心。

    有时候貌似不仁实为大仁,但是也要警惕以此为理由而公然否定一切的仁爱、爱心。作为世界观,仁是不够用的。作为人际关系伦理关系例如中国人讲的五伦,当然没有爱心不成。

    当然,老子的结论与鲁迅与革命导师根本不同,他的结论要消极得多,他的结论对于自强不息的积极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老子的帮助简介 >老子的帮助目录 > 第五章 天地不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