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二十二章 曲全枉直
委曲求全的人尤其是领导人的决定作用与实际成效。我们不能认定只有一种选择,只有一种模式。

    说到敝则新相当令人叹息,“文革”当中大吹新生事物,把乌托邦的东西、个人迷信的东西当做新生事物。同时视旧视古如敌。看来仅仅新不新、旧不旧,并不是价值判断的标准,新底下还有本质,是真正的新生事物还是腐朽封建的东西借尸还魂,那是需要鉴别的。

    同时新与旧并非截然对立。对于历史的珍重,历史主义,恰恰是比较新的观念、新的风尚;而浮躁求新,浮躁弃旧,恰恰是过了时的愚蠢。

    至于“不争,故莫能与之争”的命题,太精彩了。这里有一个道的问题,即认识客观规律的问题,一个人的一切,不是争出来的,而是看他的实际与实绩,看他的品格、智慧与事业。当然还有机遇,还有外界的不确定因素。“新飞广告做得好,不如新飞冰箱好”,你争得再有效,也不如你的存在你的性能你的纪录更有说服力。一个锱铢必较的人,不可能是一个大气的、有信心有把握有格调有形象的人,而只能是一个私心太重、心胸狭隘、一瓶子不满半瓶子晃荡的里的赵姨娘式人物。赵姨娘的特点是夫唯必争,故什么也得不到;夫唯皆争,故什么也做不成;夫唯乱争,适成笑柄。

    我还有一个很个人的体会。你有时间去争吗?有那个时间,你又可以多读多少书,多思考多少问题,多写多少作品,多出多少活儿!哪样的效益大,哪样的努力划得来,哪样的时间支出更加经济?还用问吗?

    莫能与之争的说法颇有些幽默。争夺、计较是会引起恶性循环的。你争的结果是他争,他争的结果是她争。争,还能变成恶性破坏。我得不到了,反正也不能让你得到,最后争个两败俱伤,这样的例子还少吗?

    而我偏偏不争,你的那些与我争的伎俩,不都是无的放矢、与风车作战了吗?你争什么,吾兄,好好好,全归你好不好?我要的只有格调,只有实绩,只有大道,只有生命的真价值、真意义、真快乐。

    你争的结果是一肚子气,是一脑门子官司,是一百个想不通、一千个委屈、一万个天怒人怨。

    我不争的结果是明朗的心态与可能的最好的果实。

    当然这里说的争是私利之争,不是为了真理为了人民而斗争。

    再说,人性中有一种为争而争的无聊冲动,连争蝇头小利都谈不上,而是意气之争,字眼之争,打锸(读三声,驴唇不对马嘴)之争,取笑之争,为了显示自己而强词夺理之争,恶评酷评之争,吃饱了撑的之争,穷极无聊、无事可做之争,怕别人忘了自己之争。夫妻间就难免这种争执,还有一种叫做姑嫂勃谿、婆婆与媳妇之争。文人间文坛上也多有这种争执,更有无聊小文痞以与比自己个头大的人争为出道捷径。你能奉陪吗?绝对不能。只能以不予置理对待之。

    还有一个体会,带棱带角地发表自己的见解是可以的,却完全用不着辩诬。如果他要诬,就完全不是一个言语文字逻辑的争论,而是另有背景,另有出发点,与之讲道理掰逻辑是无效的。而且事物的本来面目不是任何别有用心的诬陷所能改变的,最好的办法仍然是埋头耕耘,培植与收割自己的作物,争取自己的丰收,显示自己的包容与宽大。

    和辩诬同样忌讳的是纠缠不休的争论。许多事争起来是完全没有用的,百分之百的有理照样有可能面对胡搅蛮缠者而一筹莫展。原因在于,一个人的主张荒谬,立论失当,恶意攻

    讦,不按真理,其实质原因常常既不是逻辑问题,也不是实证或材料搜集方面的问题。热衷于争者口头上说的笔下写的一套,并不能说明他的固执己见的真实原因,更不一定是全部原因。谁也不要企图通过辩论改变谁影响谁,甚至众多的旁观者也早就不会根据辩理的情况决定自己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老子的帮助简介 >老子的帮助目录 > 第二十二章 曲全枉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