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三十章 必有凶年
    <span style="color:Gray">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强天下。其事好还。

    <span style="color:Gray">师之所处,荆棘生焉。大军之后,必有凶年。

    <span style="color:Gray">果而勿矜,果而勿伐,果而勿骄,果而不得已,果而勿强。

    <span style="color:Gray">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已。

    以大道辅佐人君的,不能迷信用武力强制(征服)天下。一个君王或侯国用武力强制天下,这种事件必然得到还报,叫做冤冤相报,永无休止。

    部队征战所过之处,田园荒芜,荆棘遍野,生灵涂炭。大的征战之后,必然有凶险的灾荒灾难的年头出现。

    善于征战的人或集团,达到一定的(具体的)目的也就罢了,绝对不可以靠军力逞强称

    霸,耀武扬威。

    动武而达到了某个目的,用不着摆架子,也没有什么架子可以摆。用不着自吹自擂,也没有什么可夸耀的。用不着美滋滋的,也没有什么可臭美的。动武是不得已的选择,不是为了耀武扬威,不可以因之耀武扬威。

    一个人过早地强壮了,也就会迅速走向衰老,太强壮强直了也就背离了大道的谦虚包容与变易,也就该迅速结束——快要完蛋了。

    这一章老子表述了他的反战厌战至少是慎战的观点。他有书生气,有书生论战的意味。他的“大军之后,必有凶年”的论述则已经成为了我国家喻户晓的名言。这是经验之谈,这是悯生民之论,这是仁心之说,虽然老子个人对“仁”字不怎么感兴趣。

    老子当然没有实际消灭战争的路线图与实际操作程序。但是他提出不要耀武扬威,不要因胜而膨胀扩张,不要因胜而盛气凌人,要知道战争是不得已的选择,是很遗憾的事情,不能乐此(动武)不疲,则是有识之士应该认识到与应该做到的。否则,只能是盛而衰,胜而败,兴而亡,强极而垮台。

    大国的无数兴而后衰的过程说明了这一点。

    对于一个现实主义者,力量包括武力是重要的,但是单单有力量又是远远不够的。如果逆历史之潮流,逆历史之规律,逆生民之利益诉求而动蛮力武力,其结果只能是受到大道的惩罚。只有重视力更重视道,重视道理、道德、道路、路线、方式,尊重天下的不可掌控于私、不可以意为之的神器性质,才不至于倒行逆施,自取灭亡。

    老子对于用兵、对于强力手段的态度也很有内涵,他并不是绝对地反战,他并非和平主义者。他的此后的某些论述(“将欲取之,必先予之”等)被视为兵法兵书,有的学者还把老子与黄帝、孙子(兵法)与善搞计谋的韩非相提并论,这恐怕是一个历史的玩笑,一个对于太过高明的老子的讽刺。

    老子其实对于用兵是持非常保留非常慎重非常不得已的态度的。他的这种非战见解时时有所表现。然而,万事相反相成,最不愿用兵者拥有了用兵的奇谋、兵法的奇谋;最讨厌与轻视计谋的老子,反被视为计谋、奇谋直至阴谋的大师。这是上天对于奇才、对于大师的讽刺性报答,是历史的搞笑,是历史的极端高明与趣味。这也是上天对于庸人、对于糊涂人的安慰:庸人、糊涂人怎么可能理解与服膺老子的心胸与智慧呢?他们怎么可能承认自身的无知无德无道呢?他们一定要把老子拉到地面上来,拉到与庸人、糊涂人相同的高度,从最坏最庸俗最自私的方面理解与演绎老子,把老子解读为阴谋家,解释为过于聪明、过于狡猾与内心恐惧??这样,误读的庸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老子的帮助简介 >老子的帮助目录 > 第三十章 必有凶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