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三十八章 失道而后德
    <span style="color:Gray">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

    <span style="color:Gray">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无为而有以为。

    <span style="color:Gray">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

    <span style="color:Gray">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

    <span style="color:Gray">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

    <span style="color:Gray">是以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故去彼取此。

    真正上品的、受推崇的道德,不是以意为之的道德,所以是真正的有道德。下品的、强求之的道德,唯恐失去了道德的美好,所以并非有真正的道德。

    真正的高品位的道德并不刻意去做什么,也没有理由去要求做什么。勉强的道德做不成什么,但是老想着做这做那。

    上品的仁爱,做得到仁爱,但不是刻意要去仁爱,不是为了仁爱而去仁爱。

    上品的义气、正义则是有意为之的义气、正义。

    上品的礼法(礼貌、礼节、礼仪)你努了半天的力却没有什么人响应。没有人响应了就捋胳臂挽袖子来硬的了。

    所以说,大道丢掉了才强调道德——价值观念。道德——价值观念不管用了,才强调爱心——仁慈。不讲爱心——仁慈了,才强调正义——义气。连义气信用这些处理好人际关系的词儿也不讲了,就剩下礼法啦。

    这个礼法呀,是忠信都渐渐失却、人心浇薄而乱象已出的标志。

    前人已经认识(或谓是指前面所说的那些东西),德仁义礼,尤其是礼,都是大道的华美的外表,也都是愚傻的开端。所以大丈夫宁愿意选择朴厚,选择厚重的积淀与根基,而不选择浅薄、浇薄。选择果实,而不是选择浮华。人要在薄厚实华之间作出认真的选择。

    老子最不喜欢刻意的、非自然而然的、非本意的对于某种价值的强调与遵循。他认为,经过人为的强调,经过自己的有意为之的推崇,经过了自然以外的某种力量——例如群体与侯王——定义命名,就离开了朴素的本性,离开了自然而然的氾兮不可左右的形象,离开了无为而自化而无不为的理念,也就是离开了大道,就是要左之右之指挥之经营之,就走向了道与自然的对立面。这个观点与后世的、在我国曾经引起争议的关于异化的学说可以互相参照。

    所以他指出刻意经营的德性不是真德性——闹不好会是教条、死心眼、自我表现、作秀、口头空话、人云亦云;更坏的则只是面具、虚伪、欺骗,是蒙骗他人的手段,就是说以德性、道德的名义搞价值霸权、价值强权、价值控制。刻意经营的仁爱也不是真仁爱,弄不好只是随大流、争名声、争实惠、做样子,再坏的就是伪君子,是口蜜腹箭。

    他认为正义呀义气呀等就更等而下之,本身就是有意为之,做得最好也是有心做之。义气讲的是人际关系,是弱者的自保要求所决定的,是要回报的,是生存与斗争的手段,与大道背离。(王按:其实义也有符合天性的一面:群居性很强的人类是需要义气的,人们会在友谊中享受快乐与幸福。不知道为什么老子对于义的评价如此低?可能是由于义往往是下层人的首选,是江湖上的价值。)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老子的帮助简介 >老子的帮助目录 > 第三十八章 失道而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