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部分:一咏三叹《红灯记》银幕著名女特务形象回放
“花旗袍、烫头发、高跟鞋,嘴里经常叼着香烟卷……”,当银幕上出现这样的着装打扮,那一定是女特务;“漂亮、妖艳、浪声浪气”,似乎成为银幕上女特务固定风格的形象。无论是在“文革”前17年风靡一时的众多反特片中,还是在新时期电影同类题材的影片里,广大观众几乎都能看到这种模式的女特务形象出现在银幕之上。
早在40年代初,著名演员张瑞芳就曾在《火的洗礼》中扮演了一个良心未泯的国民党女特务的角色;无独有偶的是,在40年代末,话剧演员丹尼也主演了根据茅盾同名小说改编的里幡然醒悟的女特务角色,这大概是早期中国银幕上较为观众所知的女特务形象了。她们留给人们的只能是太久远的记忆。
在新中国影坛,最早出现银幕上的女特务形象雏形,大概是1950年东北电影制片厂拍摄的《钢铁战士》中,由女演员贺高英扮演试图引诱被俘的新四军张排长的国民党女特务,那种脱掉军装而换上花旗袍、烫发头和高跟鞋的刻意打扮,给广大观众留下了这种女特务形象最初的印记。而随之在另一部反特片《无情的战线》里,知名演员姚向黎扮演的是一个被特务集团拉拢的女特务,当然因为角色的需要,而并没有典型女特务形象的那种装束。八一电影制片厂1956年由严寄洲导演的《这绝不是小事情》中,在这8个小故事其中之一的《如此恋爱》里,还有一个由邓敬苏扮演的假装与解放军干部谈恋爱而专门刺探军事情报的女特务,这些都是新中国影坛初期女特务形象在银幕上的亮相。
八一电影制片厂继《脚印》之后的第二部反特片,是1957年拍摄的《激战前夜》。影片描写了我沿海军民联合抗敌、共同挫败敌特阴谋的故事。话剧演员江芳扮演的是剧中的女特务林美芳,她身穿当时流行的列宁服,故事情节也是以与我军一作战参谋热恋为掩护,潜入海岛军事阵地偷拍作战部署并暗送情报。作为演员本身的主要表演特征,就是把女特务在谈恋爱与暗地刺探情报的两种不同的面孔,加以明显的区别。这种固有的脸谱化的表演痕迹和模式化的表演套路,在后来的许多反特片中的女特务身上,都得到了完整的继承和发展。这个女特务虽然没有常见的花旗袍、烫发头和高跟鞋,但在人物面部表情的丰富与多变上,却是表现得如出一辙。
八一电影制片厂的著名影片《英雄虎胆》中,由著名演员王晓棠扮演漂亮迷人的女特务阿兰小姐,让广大观众最感兴趣、最为着迷,并至今津津乐道地齐封为“中国第一女特务”。阿兰在影片中大跳时髦的“伦巴舞”,通过试探与打入匪巢内部的我军侦察科长曾泰过程中的暗生情愫,最后用自己的身体挡住射向“副司令”的子弹而殉情,被迫改为悔恨交织、由爱生恨欲举枪射击而被我军击毙的令人惋惜的逊色结局,都会无时无刻不牵引着广大观众的心绪。阿兰的忧、阿兰的媚,当然还有阿兰的憧憬、阿兰的神往,都会无时无刻不牵动着广大观众的心扉。所以,阿兰的每一场出场,人们无不被银幕上阿兰的一颦一笑、一举一动、一言一行所吸引、所关注。
而在《英雄虎胆》中扮演另一个女特务、女匪首的李月桂,其举手投足也表演得非常出色。这个角色扮演者胡敏英,同是八一电影制片厂演员,1963年她在《夺印》中饰演的反派“烂菜花”也很有味道。只可惜这样的一个有表演才能的女演员,在个人婚姻问题上却屡遭不幸,再加上当时因为政治运动的反复无常,后来精神上受到了极大的刺激,最后在她40多岁的时候,终于不堪心理的重负而自杀身亡。演员本人银幕外的悲剧,恐怕是众多观众想都想不到的。
1965年“文革”风暴来临的前夕,八一电影制片厂拍摄的反特惊险片《秘密图纸》,是“文革”前17年与《羊城暗哨》、《跟踪追击》齐名的三部最有影响的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