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1022章 潜在的危险
    分权与民的想法,其实早在李承乾几岁的时候,就已经有了。

    让他产生这个想法的契机,就是当初的安民县。

    就在当上皇帝后不久,李承乾想起了当初的约定,出行重游了一遍安民县。

    作为当初他的太子贤名初生的地方,李承乾对安民县还是很怀念的。

    尽管草原已经被大唐纳入版图,但是安民县依旧是大唐少有的交通要地,往来草原中原的商队络绎不绝。再加上安民县周边的地形复杂,算是少有的兵家要地,这样一个重县,自然会被好多势力紧盯。

    然而,安民县的县令人选,一直都是从民间选举出来的。

    自从当初前朝秀才周涵山被任命县令,不管是收拢流民还是对政令的处理都有条不紊后,李承乾就跟李世民要走了安民县县令的任免权力。

    对当时的李世民来说,虽然也看出了安民县这个地方的重要性,但是他宁愿让儿子在这个县胡作非为,也要看看儿子打的是什么鬼算盘。

    周涵山本来就是一个老头,在任五年以后就按照惯例告老还乡了。周涵山离任后,朝廷没有派遣官员,而是东宫的护卫去了安民县,征求了乡民的意见后,任命了一个同样饱读诗书的教书匠。

    这个教书匠也没有让李承乾失望,尽管不是大家族出身,但是他却将安民县的事情治理的条条是道。因为县令迎合民意的缘故,安民县的百姓也很支持县令,小小的一个县城气氛格外的和气。

    看到这个结果的李承乾,很快又有了新的想法,在写了一封《论民意与官员作风的关系》的奏折给父亲应付差事后,他又在安民县选了几个小孩子,不远万里的把他们带到了长安,让他们接受文院的教育。

    文院大考结束后,这几个学生都被安插回了安民县。

    作为土生土长的安民县人,再加上他们有文院毕业的荣耀在身,回到县里后受到了所有乡民的追捧。当时恰逢商税改革,商税普及到中原的商人没什么困难,但是普及到涉外商人团体上就很困难了。

    别的边境州县,为了普及商税废了好大一番手脚,但是安民县却不费吹灰之力。因为如果商人不接受的话,甚至不能靠近安民县,不服从朝廷的政令,就这一条,就会招来全安民县百姓的抵触。

    李承乾重回安民县的时候,安民县的百姓齐聚,山呼万岁。尽管安民县距离长安有一段距离,但是这里的百姓反而是对大唐最具有归属感的。

    得到实验结果的李承乾,又到吏部抽调了所有回乡任职的官员履历。结果,他发现,相比较随机任命的官员,归乡任职的官员能更快的得到民意,做出来的事情也更迎合当地的百姓。就算是最出色的文院学生,都需要一段时间的磨合才能平稳的任职,但是这些人不需要。

    作为当地出身的官员,当地的百姓理所应当的对他们抱有好感,而这些官员也会胼手砥足的为家乡的乡亲谋求福利。

    由此可见,当地出身的官员,对当地的治理确实有很大的效果。最符合民意的,是百姓们自己选择出来的官员。

    这虽然是好事情,但想要施行却无异于在传统老人的心窝子狠狠捅一刀。

    大唐的勋贵群体,到底具备着强大的力量。作为这个国家高阶的群体,天生占据比别人高的起点,是他们的特权。

    现在只是下发权力到百姓手里,由百姓选择他们的亲民官。但是这已经是一种重大改革的信号,那些没事儿专门研究政令的家伙,不可能发现不了皇帝的意图。

    县令只是一个开始,他们理所应当的会想到,今后会不会刺史也会这样选出来?朝堂的官员是不是也要这样选出来?

    一旦传统勋贵的地位受到威胁,他们的反扑,一定会出现的。

    看到李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大唐龙牙简介 >大唐龙牙目录 > 第1022章 潜在的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