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章
正宫·醉太平 《寒食》/王元鼎
    声声啼乳鸦,生叫破韶华。夜深微雨润堤沙,香风万家。画楼洗尽鸳鸯瓦,彩绳半湿秋千架。觉来红日上窗纱,听街头卖杏花。

    古时候在清明的前一天,不动烟火,只吃冷食。据说是春秋时晋文公为纪念一位忠臣而设立的。

    晋公子重耳的父亲晋献公宠信骊姬,想立骊姬的儿子为太子,就派人去杀害太子申生和重耳。申生死了,重耳却逃跑了。他在外面流亡了十九年,历尽苦难艰辛,终于重回晋国,成为春秋五霸之一的晋文公。

    重耳逃亡的时候,有一批忠心耿耿的臣子跟着他。重耳即位之后,论功封赏随行人员。却忘记了一个有大恩于他的人——介子推。

    有一次,他们在山中迷路,没有吃的,重耳差一点饿死。介子推割下自己腿上的一块肉,烤熟了给重耳吃。重耳非常感动。但在封赏的时候却不小心把他给忘了。于是,介子推就带着他的母亲,躲到绵山上去了。晋文公想起这件事的时候,已经找不着介子推了。后来,听说介子推和母亲在绵山上,就亲自去请他。但介子推东躲西藏,就是不见他。有人给晋文公出主意,放火烧绵山,介子推就会自己出来了。晋文公照办了。但是,一直到把绵山烧光,介子推都没有出来。灭了火去找,才发现介子推抱着一棵大树,已经被烧死了。

    晋文公非常悲痛,他认为这是自己不可原谅的过错。就用那棵大树的木头做了一双木屐,当他一思念介子推的时候,就会看着脚下的木屐说:“悲乎,足下!”我们现在尊称别人为“足下”,就是从这里来的。同时,他还下令,每年清明的前一天,也就是介子推被烧死的那一天,全国不许举火,以纪念介子推。

    这个习俗被一直沿袭下来,就是后来的“寒食节”。

    寒食节在唐、宋时期很受重视,把它和清明节合在一起,除不举火之外,还有扫墓祭祖、郊游踏青等内容。在诗词中描写寒食的也不少,最有名的,大概要算唐韩翃的那首《寒食》诗了: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王元鼎的这一首〔醉太平〕《寒食》,并没有就寒食本身去立意,而是描写寒食这一天平平常常而又生机勃勃的景象。

    寒食节不动烟火,空气本身就比较清新。夜来的一场微雨,更是洗尽轻尘。早上一阵乳鸦的啼叫,“生叫破韶华”。起来一看,“画楼洗尽鸳鸯瓦,彩绳半湿秋千架”。最有情趣的,是红日刚刚照上窗纱,深巷街头,就已经传来卖花姑娘那悦耳的叫卖杏花的声音。

    江南的春天,最美的不是桃花,不是梨花,也不是芍药、牡丹,而是杏花。元人虞集词《风入松》中有“杏花春雨江南”句,被认为是描写江南春景最好的一句。卖花以作瓶供,起于何时已不可考,但至少在宋、元时期已经很多。所以元散曲曲牌中就有〔卖花声〕,可见卖花的叫卖声还有一定旋律,而且还很好听。宋代勾栏瓦肆的表演中,有一种表演形式名叫“叫声”,就是模仿各种叫卖的声音的。

    陆游《临安春雨初霁》中有两句诗“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是千古传诵的名句。这首小令,其实整个就是陆游这两句诗的展开,只不过更具体而微而已。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章

首页 >国学小百科书系·元曲小百科简介 >国学小百科书系·元曲小百科目录 > 正宫·醉太平 《寒食》/王元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