弥敦(1862~1939)
纸上刊登,然后再输入内地,内地读者也可以读到。所以,不少爱国志士在港澳创办报刊,宣传革命,于是香港成为资产阶级维新派报刊、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派报刊活动的重要基地,成为进步报刊同形形色色敌对政治势力报刊进行斗争的战场。弥敦任职后期,1907年,港英当局颁布法例,正式开始对中文报纸的内容加以限制。从此以后,号称“自由港”的香港,所谓新闻自由,已经有了严格的条件。
为了宣传革命道理,唤起民众的觉醒,1900年,孙中山先生指派陈少白和王质甫等人前往香港,租赁士丹利街27号,创办出版了《中国日报》。陈少白任总编辑,杨少欧为总编辑助理。《中国日报》介绍欧美资产阶级自由、平等和人权学说,抨击清政府的腐败统治,在广州受到普遍欢迎。同时,这个报馆也成为革命党人聚集、传播革命思想的地方。
钟紫主编的《香港报业春秋》一书认为,香港报纸之具有政治背景,是由《中国日报》开始的。1903年洪全福、李纪堂、谢瓒泰等在广州起义的计划失败以后,广州《岭海报》发表文章攻击全国各地的反清革命活动。《中国日报》针锋相对,严辞驳斥《岭海报》的文章,双方笔战一个多月。后来,香港保皇党报纸《商报》鼓吹“保皇扶清主义”,《中国日报》又与《商报》展开论战。在弥敦时期,《中国日报》为中国打开民主之窗,触动封建制度的基石,唤起国人的觉醒,起了神圣的喉舌作用。
1906年,广东总督岑春煊谋划将粤汉铁路收回官办,民营股东黎国廉等表示反对,岑春煊下令予以逮捕,同时明令广东与港澳的华人报纸不准刊登有关的敌对言论。《中国日报》率先发表文章,抨击岑春煊的卑劣行径与高压手段,其他港澳中文报纸及广东报纸也同声斥责广东总督的可耻行为。岑春煊为了维护自己的尊严,也为了维护清政府的统治,下令禁止香港出版的报纸输入大陆内地。港英政府积极合作。
《中国日报》曾经代销《民报》的特刊——《天讨》。《天讨》曾刊登一幅漫画,画图中出现清朝皇帝的头像。香港当局认为这幅漫画损害跟“友邦”的关系,针对《中国日报》和其他中文报刊的反清宣传,港英政府在1907年颁布了第15号法令。法令称“凡在本港发刊的报纸、书籍、文字、图画,流入中国内地能令全国人心作乱者,本港政府为邦交起见,得而取缔之,罚款不过五百元,监禁不过两年,或罚款与监禁并施。”这就是香港当局管制中文报纸言论自由的开始。
但是,香港当局的限制措施,却促成了中文报界的联合,组成了“香港报界公会”,主持人为郭亦通。报界公会认为,要节省人力、物力与财力,在某些统一的资料搜集上,可由公会组织力量负责,于是各报所刊登的市场商品价格与各个服务公司的轮船航线与船期等资料,均由公会整理发送。这个“香港报界公会”后来改为“香港报界公社”,从1907年起,到1941年止,存在了34年之久。
弥敦接任不久,中环发生水坑口火烧妓寨事件。弥敦决定,趁此机会把妓寨迁往石塘咀。石塘咀因此而走向繁华。
水坑口原名“大坑口”。“坑口”,是山涧溪水流入大海的河口。在一个半世纪以前,坑口本在马路一侧,水不深,坑周边多山石缝隙,是龙虾聚集的好地方。
约在1821年,原住九龙九华径的几户村民先是泛舟每日到大坑口捕捉龙虾鱼蟹,后来干脆搬往大坑口附近的山脚下,用茅草和毛竹搭起简陋的居所,定居下来,亦农亦渔。他们在大坑口浅海竖起竹栅,竹栅的疏密仅容小鱼小虾出入。在竹栅的不同方位,开辟几个栅门。涨潮的时候,龙虾随着潮水,从栅门闯进大坑口一带,潮水不再高涨的时候,居民把各个栅门统统关闭起来。等到退潮,水位回复原位,居民便纷纷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