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六节
社学友学习研究。在大家的心目中,叶企孙走的完全是学者化的道路。清华人曾把学生分为若干派,其中之一曰“学者派”,读来特别像叶企孙的行止,这里不妨一读:

    学者的特点,就是不但用功读书,不但成绩要好,并且能求真正的学问。他们的快乐,一半是在书本里或者实验室找到的。他们间几乎没有恋爱的生活或友谊的生活,他们也偶尔做其他的活动,但是他们认定了求学问为终身的事业。图书馆的书,他们知道得最熟悉了。他们时常借了许多同学的借书证用。图书馆里、寝室里,时常看见他们抱着一厚本课外书低着头看,还带着笔作笔记。一厚本一厚本的笔记装订了起来,这是他们最大的珍宝。他们也学得了“学者”的态度。什么问题发生,讨论之前就要先去找一个定义。有人谈到恋爱生活了,他们也要很呆板地提出爱的定义来。他们有时候不肯轻易发表意见,要等查参考书再下断语。这种读书人确乎有他们的快乐,只要今天有工夫多读些书籍,多得了些学问知识,他们便心满意足了。每逢读完了一本书,站起来伸一伸懒腰,匆匆到图书馆还了,觉得异常的愉快。即使他们又要找别家的书来参证。偶尔他自己自出心裁地有了什么好的意见,马上又要记下来……有的研究心理学,特别对于“变态生活”、“精神分析”有兴趣。有的读政治学,居然自己要拟定宪法的主张。有的研究教育,读书之外还教了许多小孩实行“实验主义”。也有的研究爱因斯坦的“相对论”、罗素的“数学哲理”的。他们看到爱因斯坦驳倒牛顿学说的地方,十分高兴;他们费了好几天看懂了一个公式,也是满意。还有的同实验有浓厚感情的。实验室还没开门的时候就去了,下了课还不肯就走。吃饭是小事,他们情愿牺牲,有时候也有带巧克力糖进实验室的,上午进去了,傍晚才出来。他们在学问里找到了非常的愉快。

    当然,这是清华学者型学人的共同画像,不独属于叶企孙。但叶企孙的确是那种在学问中寻找愉快的人。

    叶企孙在清华学校期间,除了参加“科学会”之外,还参加了另外一个社团“明德社”,成员有曹明銮、凌其峻、张可治、瞿国眷、许震宙、唐崇慈、吴宓、陈器、余泽兰、王善佺、刘庄、董修甲、查良钊等。《吴宓日记》1910-1915卷中有一张该社成立时的照片,18岁的叶企孙身穿青布长衫坐在同人们中间,在他身后左侧第一位有一个瘦削的戴着眼镜的人,就是吴宓。

    所谓明德社,取自《大学》首章“大学之道,在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句,意思是彰显美德,以达到一个完美的思想境界。

    在中国,在一个相当长的历史阶段内,儒家经典之所以能被尊重和信任,是有着深刻的原因的。一个人从出生到成长,“树大自然直”。教化在一个人的幼年和青少年阶段,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在这方面,儒家经典赢得了华夏民族数千年的服膺。它的伦理深入到了社会的各个阶层,乃至每一个家庭。国家和民族被这种文化统一规范和训诫,引领和诲劝。从文化史意义上看,世界上也许再也没有像儒家文化这样成功的文化。叶企孙就被这种文化引领着,一心一意去做全人格的学生,要成为一个完美的人。

    1915年暑期,叶企孙放假回到上海家中,由于其父亲此时已到清华任教,家中只剩长兄次兄,家兄们诸事杂多,无心操持家务,家中一片狼藉,有些家将不家的意思。叶企孙是三子,按说家有长子,又有次兄,诸事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就是,可叶企孙偏偏具有家国之心,觉得既是学子,就要有修身齐家平天下的意识,一个人连家都不爱,谈何爱人爱国乎?于是他放下手中的学业,一个假期忙于打理家政,直到把家中琐事处理完毕才又拾起学业。我们从他1915年7月24日给同学苏民的信中可以获知这一细节:

    苏民兄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最后的大师·叶企孙和他的时代简介 >最后的大师·叶企孙和他的时代目录 > 第六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