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一节
学、同师、同事)关系,使他与叶企孙之间一直保持着深厚的情谊。即使叶企孙故去多年,即便他已是耄耋之年,当他闻听清华大学要设立“叶企孙奖”,便立即汇来500美元以示支持,他还写来一封热情洋溢的信讲述他与叶企孙先生的“三同”关系,以致深深的怀念。在他98岁高龄的时候,他还为《中国科技的基石》一书题词,称叶企孙为“物理宗师,典范永存”,表达他对叶企孙钦敬追思的浓厚情感。

    1933年,顾毓琇就任清华大学工学院院长。在办学思路上,他与老学长叶企孙不谋而合。他们认为,工程学与物理学应该是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一个工学院的学生,必须打好物理学的基础,同时又具备数学和化学的有关知识,再着重发展工程学专业,这样才能走得远,走得好,走出名堂。原来的工程系一直在理学院的序列里,叶企孙先生要求工程系的学生在大学一二年级与其他学生一样学习公共基础课,数理化的要求都一样高,直到三年级时才分专业。工程系在理学院的这个大环境里不仅没有枯萎和变异,反而充满生机,左右逢源。在依托理学院优势开办工学院的实践中,顾毓琇不仅一直拥有理学院的传承,而且创造了诸多新的光荣。

    清华大学先成立的机械工程系有两个专业,原动力工程和航空工程。这个航空工程就是为当时国防需要特别设立的。1936年6月,工学院第一级航空工程专业学生毕业,9名学生全部分到航空委员会工作。第二级航空工程专业10名学生于1937年6月毕业,大部分充实到空军和研究部门。西南联大时期,以清华航空工程组师生为主体,扩展为航空工程系,共培养两批学生,第一批毕业于1939年,仅两名学生;第二批于1940年毕业,共10人。这31名航空毕业生不仅在抗日战争中发挥了巨大作用,并且影响着旧中国和新中国航空领域的发展格局。第一级毕业生宁榥,后来到了英国牛津大学深造,获硕士学位后又回西南联大航空工程系任教。第二级毕业生梁守槃后去美国深造,获得硕士学位后回西南联大航空工程系任教,新中国成立后主持多种型号的导弹研究工作,作出杰出贡献,被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和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第四级毕业生李华敏(女)曾任美国航空咨询委员会和布鲁克林大学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固体力学研究室主任、技术科学部院士。沈元后去英国伦敦大学深造,获哲学博士,1946年回国后任清华大学航空工程系副教授,后任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校长,是该校的创始人之一。他同时还是中国航空学会理事长。值得一提的是,正是他的启发和诱导,才有了陈景润向“哥德巴赫猜想”进军的壮举。他的同学屠守锷毕业后考上航空门公费留学生,回国后对新中国的导弹和航天发射作出巨大贡献,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并获得“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说到此,我们不应该忘记叶企孙在航空航天领域所作的开创性贡献。

    当年,就全国而言,“航空”这两个字对别的大学都是陌生的,仅有清华大学在1932年设立了航空工程专业。九一八之后,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嘴脸已暴露无遗,中国领空安全问题顿时凸显出来,因此,当务之急是尽早、尽快培养中国的航空人才。就常识而言,航空人才的培养对象至少要学完4年本科,这样计算,要到1936年以后才会有我国的第一批航空毕业生。但形势不允许这种四平八稳的培养计划。

    怎么办?

    此时,叶企孙正主持清华大学第一届招考公费留学生工作。他审时度势,毅然决定在第一届特设飞机制造门,招收3名学生。考虑到国内各大学都没有航空专业,因此考试时要求考生只具备一般的机械知识,待录取后,再到清华大学集中补学航空方面的专业课程。这是万不得已的急就章,但在当时,只有用这个方法才能搭上第一届留美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最后的大师·叶企孙和他的时代简介 >最后的大师·叶企孙和他的时代目录 > 第一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