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二、加速研制氢弹
    第一颗原子弹爆炸试验成功后,周恩来问时任第二机械工业(核工业)部部长的刘杰对研制氢弹的安排考虑,刘回答:现在还有许多问题吃不透,大约需要三五年时间。周恩来说,5年是不是太慢了。的确,从原子弹到氢弹是一个质的飞跃。实现这个飞跃,美国用了7年零4个月,苏联用了4年,英国用了4年零7个月,那时法国已经研制了4年多,但还没有搞成功。各国对研制氢弹的技术都严格保密,只字不漏。

    根据周恩来的指示精神,刘杰等人认真分析了我国核工业建设和核武器研制工作的形势,认识到氢弹研制的技术难度虽然很大,但有利条件也很多:我国核武器科研人员掌握了原子弹的有关理论和计算技术,系统地查明了原子弹内部的物理图像和各种物理规律,为研制氢弹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研制原子弹时,氢弹的原理探索已经开始,并取得了一定成绩;必需的装料氘化锂-6生产线接近建成;国产每秒5万次的电子管计算机已经开机,计算手段有了一定改善,等等。

    经过反复论证,二机部向中央专委呈报了《关于加速发展核武器问题的报告》。1965年2月3日和4日,周恩来主持第10次专委会议审议并批准了这个报告,决定:“力争于1968年进行氢弹装置的爆炸试验。”广大科技人员下决心抢在法国的前头实现氢弹爆炸试验。

    在1968年或这之前突破氢弹技术,就是说要以比美、英、苏都快的速度把氢弹研制出来,这个目标有实现的可能性,但绝不是轻而易举的,是必须经过一番艰苦努力才能达到的。

    由原子弹到氢弹的飞跃,关键是理论上的突破。周恩来一贯强调处理好理论和技术的关系,主张给理论研究以重要位置,反对忽视理论研究的近视倾向。他早在1956年1月就指出:“没有一定的理论科学的研究做基础,技术上就不可能有根本性质的进步和革新。”并对《关于加速发展核武器问题的报告》中提出的把原理探索作为突破氢弹技术的首要措施予以肯定。后来,正是由于理论上有了重大突破,才有氢弹新设计方案的形成和付诸试验,并得到了完全胜利。

    在氢弹的研制过程中,周恩来还为科研人员制定了“严肃认真,周到细致,稳妥可靠,万无一失”的工作指导方针。这16个字,充分体现了周恩来一再强调的要“保证产品的高质量”和“绝对保证安全”的思想,深刻揭示了核工业建设和核武器研制试验的特点和规律。由于科技工作者切实贯彻执行了上述方针,从而避免了可能出现的奇灾大祸和巨大的浪费。

    我国导弹核弹头的第一次结合试验,囿于当时的技术状况,是采用带有核弹头的导弹飞行方式进行的,导弹的发射、路径、爆点都在本土及其上空,风险很大。在这次试验的准备过程中,周恩来一再指示要“绝对保证安全”,指示七机部要保证导弹正常飞行,指示二机部要做到在导弹掉下来的情况下不发生核爆炸。根据他的指示,二、七机部分别在导弹和核弹头上采取了多级保险措施和安全自毁装置。但是,周恩来对此仍不放心,主持召开了两次专委会研究两弹结合试验的安全问题,并指示进行两弹结合保险措施和安全自毁的两项“冷”试验,然后根据试验情况决定是否进行“热”试验。国防科委、二、七机部密切配合进行了上述两项试验,进一步验证了两弹结合试验的安全可靠性。至此周恩来才批准于1966年10月27日进行了导弹核武器的飞行爆炸试验,取得了圆满成功。

    1966年12月10日左右,核武器研制基地报告,首次热核试验用的热核装置有一个部件加工时出了一些质量问题,但不严重。当周恩来得知这一情况后,立即派刘杰乘专机前往处理。当刘对乘专机有些犹豫时,周恩来严肃地说:“飞机就是为了检查工作用的,你们就是要利用飞机争取时间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周恩来的最后岁月(1966-1976)简介 >周恩来的最后岁月(1966-1976)目录 > 二、加速研制氢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