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五、门板也挡不住的“好事”
政治局会议讨论这个问题,但终因江青等人的消极态度而难以很快取得结果。

    在批判极左思潮不断受阻的情况下,“解放”邓小平这件事似乎就这样无声无息地过去了。

    就在毛泽东关于邓小平问题的批语被“搁置”了4个月之后,1972年12月18日,周恩来提笔致信中共中央政治局分管干部审查工作的纪登奎、汪东兴二人:

    昨晚主席面示,谭震林同志虽有一时错误(现在看来,当时大闹怀仁堂是林彪故意造成打倒一批老同志的局势所激成的),但还是好同志,应该让他回来。

    此事请你们二人商办,他在桂林摔伤了骨头,曾请韦国清同志注意帮他治好。王良恩同志了解其情况,可问他关于震林同志一家的近情。

    邓小平同志一家曾要求做点工作,请你们也考虑一下,主席也曾提过几次。

    在这封信中,周恩来提及毛泽东于“昨晚”(12月17日)谈及谭震林——这位1967年“大闹怀仁堂”的主要代表人物是“好同志”,“应该让他回来”,即回京安排工作。同时,又刻意提到邓小平。

    从字面上看,毛泽东“昨晚”的谈话中未必提及邓的问题;而周恩来信中却强调毛过去“曾提过几次”,其中,自然包括4个月前他对邓小平来信作的长达200字的批语。周恩来之所以在此时旧事重提,要求“考虑”邓小平的工作问题,恰恰表明这件事情同批判极左思潮之间存在的曲折而又微妙的联系。

    就在周恩来写这封信的当天下午,他又约纪、汪二人谈话,具体商议信中所谈问题。27日,纪、汪就安排邓小平、谭震林工作事向周恩来写出书面报告,建议邓回京后仍担任国务院副总理。周恩来看后表示:谭安排事可先办,邓的工作待请示主席后再定。他十分清楚,邓小平复职事关重大,而且一直受到江青等人的阻挠,这件事非由毛泽东亲自作出决断不可,否则难以落实。

    正是从周恩来写这封信的时候开始,“批判极左思潮”的字眼从他本人的口头上和文字上消失了。但是,周恩来却在思想上、行动上继续坚持肃清极左路线流毒的工作。他采取一系列具体措施,解除了一大批在“文化大革命”中受迫害的老干部的审查和囚禁,抓紧治疗他们的疾病,恢复他们的健康。这些已成为这一时期周恩来工作的重心。

    在周恩来的努力下,经毛泽东批准,“文化大革命”中屡遭批判的朱德、陈云、李富春、徐向前、聂荣臻、乌兰夫、谭震林、李井泉、王稼祥、廖承志、廖志高、曾希圣、叶飞、蒋南翔等一批老同志,或在一些公开场合频频露面,或被解除长年的监护,得以住院治疗。由此,带动了中央和地方党政军部门的一大批高中级领导干部先后复出、复职。

    以上工作的进展并非一帆风顺。当年目睹周恩来为“解放”老干部日夜操劳、斗智斗勇的叶剑英元帅,曾在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上感慨赋诗:“一匹复一匹,过桥真费力。感谢牵骡人,驱驮赴前敌。”

    对于“解放”老干部,周恩来曾作过这样的解释:“落实干部政策,上头的‘解放’了,政策就明确了;‘标杆’有了,下边就会跟着落实。难度大的,先从容易的入手;容易的解决了,难的也就容易了。”

    “从上到下”,最“上头”为谁?此非邓小平莫属。自毛泽东作出关于邓小平的“八·一四”批示后,周恩来原本打算先树起这一最大的“标杆”,以明确政策,“解放”一大片。而当批判极左思潮受挫,碰上否定“文化大革命”这一“难点”后,他不得不绕开“难度大的”,走“先易后难”之路;即选择“薄弱环节”进行突破,继而打开全局。

    在南昌郊区谪居的邓小平,曾讲过一句四川老家的俗语:“好事来了,门板也挡不住!”

    经过周恩来的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周恩来的最后岁月(1966-1976)简介 >周恩来的最后岁月(1966-1976)目录 > 五、门板也挡不住的“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