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四、中国的水危机
限的水资源,其分布也非常不理想,与我国的耕地和人口分布状况极不协调。长江以北耕地占全国的64%,而地上水资源仅占17%;其中粮食增产潜力最大的黄淮海地区的耕地占全国耕地的42%,而地上水资源不到全国的6%。

    由于水资源的严重不足,使中国大部分地区处于干旱状态。据对解放后46年的灾情统计,在我国自然灾害中,旱灾对我国农业产量影响量大。进入90年代,每年受旱面积4亿亩左右,比50年代增加一倍以上,成灾面积增加3倍。仅1990~1994年的干旱就使我国粮食生产减少了350多万吨。

    一方面我国的水资源严重匮乏,另一方面,非常有限的水资源还在受到严重的污染,水质在不断地恶化。据对全国53000公里河段的调查,因污染而不能用于灌溉的河水约占25.3%,符合饮用水和渔业用水标准的只占14.1%。

    毫无疑问,水资源的短缺,将成为阻碍我国粮食生产发展的一大因素。如果我们不从现在开始做好水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因水资源的短缺而影响粮食生产进而影响到我们饿肚子的现象就有可能随时发生。

    1998年6月3日,在中科院院士大会上,中国科学院地学部主任、国家科技部副部长徐冠华院士公布了中国科学院提交给国务院的报告《中国水问题的出路》。这份报告开头的一句话就是:“水问题将成为21世纪我国经济发展最突出的问题。”

    在此一个月前,一直对中国的粮食问题表示关注的莱斯特·R·布朗先生也在华盛顿召开了一个记者招待会,向各国记者散发了他们在《世界观察》上发表的报告《中国水短缺会动摇世界粮食安全》。这篇报告的第一句话是:“中国农业的水源出乎意料地锐减对世界粮食安全构成威胁。”

    撇开布朗那耸人听闻的“威胁论”,我们发现这两个报告都比较客观地指出了中国水资源短缺对粮食生产的影响作用。中科院报告指出,我国目前7亿亩有效灌溉面积中,约有1亿亩因灌溉水源不足,影响粮食生产至少300~400公斤,到21世纪中叶,要满足16亿人口的粮食需求,首要的问题就是要保障灌溉用水量。布朗则指出,中国70%的粮食供给来自灌溉农业,但由于三个方面的原因,目前的灌溉水量将日益减少:一是大量的地表水从河流和水库转供给城市;二是地下水超采;三是高速化导致的水污染。

    那么,面对日益严重的水资源短缺,中国人难道只能束手待毙?其实不然。虽然随着人口的增加与工业化速度的加快,我国的水资源缺乏的矛盾将更进一步的加剧,但只要我们从现在起就开始高度重视水问题,认真研究水问题,并采取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水不仅不会成为影响我国粮食生产的障碍因素,而且还有可能成为保障粮食生产的基础条件之一。

    中科院的院士们认为,解决中国的水危机,只有两条途径,一是开源,二是节流。而最首要的与最根本的是节流。徐冠华院士认为:“缓解水资源供需矛盾的惟一出路就是在农业、工业、矿业、城市和生活等各方面全方位节约利用水资源,发挥有限水资源的最大效益和潜力,并在发展经济的同时逐步减少用水量。”

    中科院报告分析说,根据国际经验,美国水资源利用过程,从80年代开始总用水量及人均用水量均呈逐年减少趋势。60年代以来经济发展最快的日本,工业用水于70年代末,农业用水于80年代初,分别达到零增长和负增长。这些国际实验,可为我国所借鉴。从全国用水现状来看,节水的潜力还是很大的。在农业方面,只要将传统的大水漫灌改为小畦或畦分段灌溉,仅此一项措施就可节省水量20~25%。工业节水的潜力更大,现在我国许多工业企业生产工艺落后,耗水量大,如果普遍采用先进的节水工艺,每年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中国人还会不会饿肚子简介 >中国人还会不会饿肚子目录 > 四、中国的水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