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五、黄土地还有多大的潜力?
产必须达到320公斤。到2030年,要生产出64000万吨粮食,平均亩产要达到400公斤。而我国粮食产量最高的1996年,平均亩产才305公斤,这意味着3年时间里,我国的平均亩产要增加15公斤,在33年内要增加95公斤,接近法国、英国、德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的水平。这就需要投入大量的生产成本,包括加强水利建设、提高科技含量。

    中国科学院国情分析小组曾对2000年全国的粮食产量进行过三种预测。

    第一种预测:粮食生产维持现状和只作局部改进,耕地面积平均每年减少600万亩,粮食播种面积仅15.67亿亩,平均亩产298.5公斤,粮食总产量达到47750万吨,按12.8亿人口计算,人均373公斤,低于目前水平。

    第二种预测:加大粮食生产力度,增加农业投入,耕地面积平均每年只减少400万亩,粮食播种面积能达到16亿亩,粮食亩产能达到328公斤,届时,粮食总产量将达到50295万吨,人均粮食产量409.8公斤。

    第三种预测:介于二者之间,粮食播种面积15.9亿亩,平均亩产313.5公斤,总产量达到50015万吨,人均粮食产量391.8公斤。

    全面考察中国的粮食生产,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中国的粮食生产有困难,也有潜力。如何克服困难挖掘潜力,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艰巨任务。

    我们不能走日本的老路

    中国的经济已稳步跨入了一个持续快速发展的阶段,这是中国人日思夜盼的时代。

    但是,从国际的经验来看,经济快速发展往往导致耕地面积的减少,进而影响到粮食生产与消费的平衡。日本、韩国、台湾便是很好的例证。

    目前的中国,与50年代的日本有一定的相似之处。从农业角度看,均为人口高度密集时期,1950年,日本人均粮食播种面积为1.2亩,而目前中国为1.34亩;从经济发展阶段看,均为工业化进程的开始阶段。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速,日本的大量农田被建设工厂、仓库、高速公路等占用,耕地面积日益萎缩,大量的农民离开了土地,粮食产量日趋下降。1955年,日本的粮食播种面积达到550万公顷的历史最高水平,到1994年便下降到240万公顷,整整减少了一半多。相应的便是粮食产量持续滑坡。日本粮食产量在1960年达到历史最高水平,此后,除水稻单产有所增长外,其粮食总产量下跌了32%,几乎每年下降1%。

    由于粮食总产量下降,日本的粮食供需差距迅速拉大,他们只好通过大量进口粮食来求得平衡。1950年,日本每年进口粮食400万吨,当时尚只占其消费总量的25%;而到1990年,年进口量达到2800万吨,占其消费总量的75%。这意味着,日本的粮食消费2/3依赖进口来维持。

    韩国和台湾也呈现相似的状况。韩国自1965年粮田面积达到峰值后,即以每年1.2%的速度减少,到1994年已经下降了46%;台湾从1962年到1994年,粮田面积也是以每年1.2%的速度减少,32年时间减少了42%。

    日本、韩国和台湾都在工业化进程中,出现了耕地面积的大幅度减少,以至无法维持粮食供需平衡,惟有靠大量进口来弥补粮食缺口。布朗先生认为,快速的工业化将不可避免地导致占用大量耕地,这将超过土地生产力的增长,并最终导致粮食总产量的下降。中国现在也正处于工业化进程中,中国以后的状况必然与日本、韩国和台湾一样的结局。

    中国工业化发展的趋势已无可逆转,但这并不意味着中国必将走日本、韩国和台湾的老路。很简单的道理,中国是一个有12亿多人口的大国,这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国情,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中国人还会不会饿肚子简介 >中国人还会不会饿肚子目录 > 五、黄土地还有多大的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