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跑市场——形形色色的国际买家
    作为项目主管,张亚勤整天为资金和市场绞尽脑汁,他戏称自己这时候是“科学家+商人”的双重角色,“每天80%的时间都花在了做业务、‘跑市场’上,而且越到后来时间越多。”那时他脑袋里想得最多的问题是:“怎么样让别人买我的技术?”“三五年后技术、市场是什么样子?”

    最好的产品背后并不一定是最好的技术,做产品首先要聚焦在客户身上,产品的价值就是实用。“有些技术相当杰出,但在某个阶段,这项技术产品化的价格过高,不足以支撑与之对应的功能带来的效用。好的技术一定要把握进入产品期的最佳时期,超前和实用相结合的无非是那个最佳时点,这样别人才能付给你钱……”这些就是他当年“跑市场”的时候逐渐总结的心得。

    “跑市场”也意味着东奔西跑的操劳。那段时间,张亚勤是满世界飞,今天还在圣保罗,明天就要飞到德国、日本、韩国……

    去桑纳福之前,张亚勤接触的人多以学术界的科学家为主,开学术会议讨论的也只是学术议题,如今面对客户就完全不同了。最开始和客户谈判的时候,张亚勤的“科学家思维”还没转过弯来,思考的都是专利和整个商务模式的问题。用张亚勤的话说:“刚开始和人家谈项目,我首先考虑的是技术有没有意义,项目做出来之后,对科学、对产业影响多大,很少去考虑这个项目本身有多大的既得利益,这是一种典型的技术导向的思维方式。而对方则从企业的角度谈判,是首先看市场,然后制定战略,最后才看技术,作研究。”

    一边是技术导向,一边是市场导向,思维方式不同,因此谈判初期,往往是双方自说自话,完全没有共同语言,根本就谈不拢。碰了几次壁后,张亚勤开始反思,总结经验,并特意去哈佛商学院进修,给自己彻底“洗脑”,用全新的管理知识来武装自己。

    随着接触客户越来越多,张亚勤也慢慢总结出自己的经验:“美国人性格爽利,很容易作决定,项目谈成快终止也快,谈成之后哪天觉得不行哪天就喊停。而日本客户和韩国客户,尽管谈判的时候有些‘拖拖拉拉’,作决定也很谨慎,但一旦谈定,就会把你当成朋友,一直把项目做下去。”

    日本人做事严谨,讲究细节,所以谈判的时间也是最长的。很多时候张亚勤跟日本客户都是整天整夜地谈,一耗就是十几个小时。他说“日本客户最讲细节,决策过程很慢。最极端的一个项目谈了一年之久。”张亚勤也记不清自己在一年内跑了多少次日本,谈到最后似乎已经没有什么新内容了,一贯不急不躁的张亚勤以为没什么希望,准备放弃了,突然有一天日方却发话说“签字吧!”让筋疲力尽的他哭笑不得。

    有些客户则需要张亚勤调动自己的“储备”。和韩国LG谈的时候,来回反复了好几个回合,谈判陷入胶着状态,百无聊赖之下,张亚勤想起来围棋在韩国的地位,估计谈判对手也有这个爱好,就提议一起下围棋。于是,双方撇下生意,执子而弈。韩国人觉得下得不过瘾,后来等张亚勤再去韩国的时候,一定要请他喝烧酒,带他参观韩国风光,视他为真正的朋友。

    后来成为朋友后交流更加自然,项目谈判也比较顺利了。不久就签了一个几百万美元的视频电话/会议的合同。在桑纳福和各种合作伙伴打交道,与许多世界一流的大企业一起合作,经过了这5年的历练,张亚勤适应了各种谈判对象和合作关系,实现了从研究员到技术企业经营管理者的完美转型。

    Link 从《孙子兵法》说起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张亚勤在管理上的一个特点是善于总结,善于从自己和他人的经验中吸取精华。被列为西点军校和哈佛商学院参考教材的《孙子兵法》,也被张亚勤用在了微软中国研究院的管理实践中。

    “道、天、地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张亚勤·让智慧起舞简介 >张亚勤·让智慧起舞目录 > 跑市场——形形色色的国际买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