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同事——“海纳百川”的亚勤
    微软亚洲研究院的“元老”之一李世鹏,从来都不讳言自己是因为张亚勤才回国的。李世鹏是张亚勤在中国科技大学的师弟,也是中国科技大学历史上至今唯一一个两次获得郭沫若奖学金的学生。张亚勤还在桑纳福担任研究院主任的时候就把小师弟也招进来做研究员。1998年,张亚勤回国,李世鹏很快也回国进了微软中国研究院。接连损失两名干将,桑纳福研究院的首席执行官特意打电话给张亚勤:“希望李世鹏是你带回中国的第一个也是最后一个员工。”

    在研发集团这样的组织,作为科学家出身的领导者,张亚勤一直没有放弃自身的研发业务。在管理工作和研究业务之间,他尽力达到并维持平衡状态:“我一直是两边兼顾。现在大部分时间我都在做人的管理、资源的管理、制度的建立,这是我作为研发集团主席必需的责任;另一方面,我还在某些虽然很窄,但我自己感兴趣的领域作研究。长期从事事务性工作很容易迷失,我的秘诀就是坚持每天给自己留3个小时,不安排会议、不见人,自己读文章想问题,和我的研究生沟通。因为我带领的是一个研发团队,我自己必须保证不断学习,保持我对技术前沿的敏感,这样才能作出正确的判断。”

    张宏江是张亚勤最密切的搭档之一,与他配合默契。在张宏江看来,张亚勤有两个制胜点令人难以逾越:“第一,这家伙绝顶聪明。人的聪明是抑制不住的,这点我深有体会,很多时候我觉得很难搞定的事情,他可能就几句话,事情马上就变得很容易解决了。你会感叹他怎么会从那个角度去思考,这种天资一般人很难有。第二就是他作为一个管理者的宽容。亚勤是个念旧的人,总是尽自己所能帮助别人。比如对那些离开研发集团的员工,当他们需要帮助的时候,亚勤依然会毫不犹豫地站出来。这点是非常可贵的。一个人成功的时候,一定要想想这个成功有多少来自你自己的能力,有多少来自你的老板,又有多少来自公司提供的平台。”

    一位成功的领导必定有海纳百川的胸怀,能容人之长,也能容人之过,客观评价下属。真正有价值的领导者是帮助员工成长的领导者,他们在减少下属的缺点的同时,还会激发和培养下属的潜能。“如果我们这里有人要离开,我会去问他为什么要离开,但我基本上没有强留过。有些人走了以后又想回来,我们欢迎,绝不排斥。因为我觉得,微软是一家公司,每个公司的发展都有自己的局限。个人发展是要跟公司发展的轨迹相一致的,如果不一致,换工作就很自然。微软内部有很好的人才流动的机制,我们鼓励一个人可以在几个部门之间转岗,寻找最适合他的位置,但是换过之后,如果还是和个人发展的轨迹不一致,那换公司也是可以理解的。离开的人都是公司的朋友,也是我个人的朋友。过两年,也许他的发展规划变了,再选择回来,我们同样欢迎。”

    研究院的朱文武对此深有体会。1999年加入微软中国研究院之前,朱文武在美国中央贝尔研究院任研究员。和李世鹏一样,朱文武也是慕张亚勤之名跟随而来的。1999~2004年期间,他在微软亚洲研究院担任无线网络组主任研究员及无线与系统所所长,干得风生水起。2004年,英特尔向朱文武伸出了橄榄枝,而此时张亚勤已经升任微软全球副总裁,回到美国负责移动通信业务。老领导不在身边,微软研究院的工作又驾轻就熟,于是朱文武去了英特尔,担任英特尔中国通信技术研究院总监、首席科学家。至2007年,朱文武在英特尔工作了将近3年时间后,重新审视自己,他发现自己还是更怀念在微软的那段时光,而张亚勤这个时候也回到了北京,于是他开始联络老领导。

    得知朱文武的回归意向,张亚勤几乎没有任何思考就签了offer。朱文武跟随自己多年,张亚勤深知他更适合什么样的工作,在什么样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张亚勤·让智慧起舞简介 >张亚勤·让智慧起舞目录 > 同事——“海纳百川”的亚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