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十六章 扬眉剑出鞘
上也不够。

    可这只是你的想法,因为颜惠庆根本就没打算请兄弟们上馆子。别说馆子,连街上的大排档他都没舍得。

    中国代表团有自己从国内带来的厨师,中饭晚饭都要做一桌工作餐。颜惠庆一想,反正桌子大(外国的餐桌比较大),六个人是吃,十几个人也是吃,干脆,别浪费了,把外国朋友都喊上吧。

    其实,咱们也不要把各国代表团的同志们想得太庸俗了,人家也是在五湖四海混的,见过世面,什么好东西没吃过。再好的饭店,对于他们来说,跟赴个婚宴没什么区别,那菜都吃得没味道了。

    嘴里太油腥了,得换换口味啊。

    那就尝尝中国地道的家常菜吧。

    提起故国国粹,别的不敢乱吹,就是这个做菜水平那确实是没人能比的。粤系湘系淮扬系,你见过哪个国家的厨师傅能分出这么多流派的。

    跟咱们比,老外做出来的那也叫菜?

    来宾来了一尝,果然有滋味,有嚼头,这次吃了下次还想吃。

    中国菜,very good。

    对于各国代表团和国联的这些人来说,中国人把他们请到家里来吃饭,这还是破天荒第一回,是把他们当朋友对待的表示,既亲切又上档次。

    这一招就叫做拉近距离。

    后来老美也学会了,用的最频繁也最有效的是前任总统小布什,经常把人带到他的那个什么农场去吃饭。虽然吃得也并不咋样,可去的人没一个不引以为豪且沾沾自喜——总统家里我都进去过,倍有面子!

    吃饭的时候,颜惠庆也没闲着。他问这问那,了解代表团和国联的态度,顺势套出了很多正式场合或正常渠道下很难获知的情报。

    又交了朋友,又打听了消息,这顿饭就算没白请。

    到日内瓦一个多月,颜惠庆以每天请一个团的速度,把该请的都请到了,该混熟的都混熟了。

    现在,他成了国联和各国代表团(除日本以外)的新“老朋友”。

    对于一般代表团不太重视的记者,颜惠庆也没放过。这次他连工作餐也没请,就是从代表团抽了两个人(写稿念稿他一人就能搞定,工作人员富裕),在驻地成立一个新闻处,通过新闻处给记者们主动爆料。

    颜惠庆做过外交部长,他知道记者最需要什么。

    他们要写稿子,所以要料。给料比请他们吃饭还灵。当然这些料都是有利于中国,帮中国人说话的。

    这一年,颜惠庆55岁。

    对于一个成熟的外交家来说,正是一个可以宏图大展的黄金年龄。

    一听到“一二八”事变的消息,他立即要求国联理事会将中日争端问题提交大会讨论。

    之所以要求国联大会讨论,是因为颜惠庆发现,自己的前任曾经走进过一个似乎永远也无法走出的死胡同。

    这就是国联的那条雷死人不偿命的“一致通过”原则。

    不管是援引国际盟约哪一条,也不管这一条对中国一方多么有利,只要日本在其中投反对票,决议就无效!

    要是把上海争端再交由国联理事会讨论,结果可能一模一样:其它国都要求日本撤兵,只有日本一国不答应。

    跟没说差不多。

    必须要找到一个新的办法,绕开这个迷宫。

    黑暗中的颜惠庆陷入了苦思冥想之中,希望看到光明。

    经过反复的思考和利弊权衡,终于,他站了起来,拿起笔,在《国际盟约》的一则条款下方轻轻划了一道线。

    他坚信,这则条款将是帮助中国走出死胡同的金钥匙。

    《国际盟约》第15条规定:“任何案件移送大会后,除相争之各国外,大会报告书与行政院之报告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正面抗日战场1·我的家在松花江上简介 >正面抗日战场1·我的家在松花江上目录 > 第十六章 扬眉剑出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