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历史是无法割断的
    2008年夏天,央视的记者用摄像机镜头记下了这样的一幅场景:

    游客:您给签个名吧。

    宋立英:我没有念过书。

    游客:那你怎么会想到学写字呢?

    宋立英:来的人都让签名。这不,慢慢就学会写了。

    游客:奶奶,这上面的照片都是你吧?

    宋立英:对。

    照片上的时代已经过去30多年了,岁月可以改变许多往事,包括大寨这个曾经的典范,也包括照片上的这两位女性——郭凤莲、宋立英。

    在30多年前,人们不会想到,作为“大批资本主义”的典型,作为最“一大二公”的地方,整个大寨有一天会全身心地投入到市场经济的大潮中,并将曾经的历史作为商品向游人出售。

    签名售书的老人是已经79岁的宋立英。了解大寨历史的人,都知道这位大寨村当年的妇联主任,如今她是一家销售旅游纪念品的个体老板。这位原本不会写字的老人,在70岁的时候居然学会了写自己的名字,原因很简单,她需要签名售书,以提高销售量。如今,光这一项每年就能为她带来近万元的收入。

    宋立英直到2000年才开这家小店,那时她已到了70多岁的古稀之年,她也许是最后一批放下历史包袱的大寨人。

    当时,宋立英去找郭凤莲,说:“凤莲,我也开个小商店行不行?”

    郭凤莲回答说:“你开起小商店来更行!你有名气,你是宋立英,就把那个房子做商店,一定能富起来。”

    如今,在大寨这片1.88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有1/4多的居民像宋立英一样,为每年二三十万旅游者提供服务,每年的旅游收益高达1000多万元。市场经济的意识已经深入大寨人的骨髓。

    对于大多数大寨人来说,这个转变起自1992年,郭凤莲回到大寨的第二年。

    1991年11月15日,在群众的呼吁声中,郭凤莲被任命为大寨村第八任党支部书记,这时她已经45岁,但心里憋着一股劲。

    郭凤莲多年后回忆道:“我是给大寨人拉马车的。说实在话,这个车上就座的是大寨人,那么我这个车,究竟要把他们拉到哪里去?究竟他们应该怎么活?让大寨人思想怎么转换过来?一大堆的问题都摆在面前。当时对于我来说,就是又苦又辣。”

    刚回到大寨不久的郭凤莲读到了一篇报道——《东方风来满眼春》。在这篇改变了许多人思想和命运的著名文章中,郭凤莲被邓小平一系列精彩而深刻的话语所打动:

    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

    这些话宛若闪电般劈开了郭凤莲和大寨人心头的阴影,他们在新的时代终于寻找到了新的驱动力和历史逻辑:致富光荣,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大寨人难道就不能在市场经济的海洋中搏击出新的风采吗?郭凤莲带领大寨开始进行第二次创业,在市场经济这个陌生的领域中,无论是艰苦奋斗,还是自力更生都有了新的意义,虽然她心里还有些矛盾和难堪。

    郭凤莲既害怕别人认识自己,又害怕别人不认识自己,在这种矛盾的心态中透着几许苍凉。外出开会,她进了房间就不愿意再出来了,甚至不愿意出来吃饭,买包方便面泡泡,办完事马上离开。生怕人家说:“改革开放多少年了,农村发生了那么大的变化,郭凤莲还像个要饭的一样。”她更怕让人笑话大寨,使整体形象受损。

    但是,时代在不停地敲着大寨的大门,催促它赶紧踏上新的进程。

    1992年春,郭凤莲和宋立英乘坐火车前往上海。在这个即将成为长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中国故事·关于中国梦的十个样本简介 >中国故事·关于中国梦的十个样本目录 > 历史是无法割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