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40后”经历的革命洗礼
,柳传志被分配到了广东一个靠近澳门的农场去种水稻,后又迁往湖南。他从西北到华南,再到中南,在辗转半个中国后,回到了北京,被分配进了中国科学院计算所。

    历史的时钟指向1970年4月,这一年柳传志26岁。

    中国第一代企业家的“幸存者”,如联想的柳传志、海尔的张瑞敏、华为的任正非、美的的何享健、万向的鲁冠球,都生于20世纪40年代,用现在的话叫“40后”。他们见证了中国自解放以来的60年岁月风云,更是改革开放30年弥足珍贵的“硕果”。

    回顾柳传志的成长历程,我们可以看到,经历了那个特殊时代洗礼的“40后”代表,经历了那么久的颠沛流离,他已经善于在复杂的人际关系中周旋,在危机中知道怎样从有力量的人那里获得帮助,当然,他也具备了作为一个实业家应该具备的关键素质——不屈不挠和不断挑战的精神。他在忍受了种种不平和残忍后,由一个梦想家变成了一个超级现实主义者。下一个10年正在召唤他,他将在一个叫中关村的地方,造就未来的中国电脑王国。

    统计学家说,人一生一共有七次机会。第一次真正的机遇出现在二十几岁,其后大约每七年出现一次。第一次机会出现时,很多人因为太年轻还不懂得把握机会。纵向来看柳传志的一生,26岁的他走进中关村,这是他的第一次机会;几年后,他正式开始进入计算机圈子,或许可以算为第二次机会;以此类推,1984年参与创办公司,第三次……

    柳传志回忆说,70年代的中关村实际上是两种地方的结合,一个是科研院所大专院校,还有一个就是农村,周围一块全都是农田。那时候,每到夏天,研究所的成员都要帮农民割麦子,叫双抢。割麦子根本不用走多远,就在研究所附近,用食堂的车运载粮食,吃食堂带来的包子。

    那时的计算所已经占据了中关村很大一块地方,队伍规模达到了好几百人。所里研制成功的“104”在原子弹的研制过程中发挥了无可比拟的作用,这让大伙儿鼓起了更大的信心。中南海把计算所从中国科学院的机构中抽离出来,归属国防科学工业委员会,赋予他们一个军队的代号:“京字116部队”。柳传志就这样成为了一名不穿军装的军人,也算是实现了自己先前的军人梦。

    尽管当时的中关村还是一片荒芜之地,但计算所已经是中国最重要的计算机科学圣殿。在军事目标的推动下,大批资金不断涌入计算所,中国的计算机事业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经历了“电子管时代”和“晶体管时代”,柳传志加入这个行列时,中国的计算机技术已经开始了第三代。

    1976年,柳传志32岁,他进入了计算机圈子,成为计算所第六研究室的一个磁记录技术工程师。然而这却完全出于偶然,他当时只是想找到一个机会携妻女回到父母的身边。至于计算机,他还是一无所知。他不知道,这个世界上已经诞生了个人计算机,他不知道微软公司、苹果电脑公司已经建立,并将开创美国历史上乃至世界历史上计算机的新历史。甚至,他连那时中国的计算机研究水平如何,也了解甚少。他只是心里憋得慌,事实上那时候的他政治情结依然很大,即使是在30年后的今天,他还是会因为那时政治事件的跌宕起伏而激动得容光焕发。

    柳传志回忆说:“刚到计算所的第三天早上,大喇叭广播到大操场集合,揪‘反革命分子’,一个礼拜抓一个,一个月抓好几个,抓完就隔离,很森严很恐怖的气氛。说错了话、喊错了口号都是非常大的罪,所以人们根本就没动力。我们更多的时间是拱猪,晚上打扑克,上班就是混俩钟头,工间操过后女的就赶紧回家,捅炉子、买菜;男的就找个屋子打扑克,工间操休息15分钟,一打就打一个多钟头,都是那么在混日子。”那时谁要是说点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中国故事·关于中国梦的十个样本简介 >中国故事·关于中国梦的十个样本目录 > “40后”经历的革命洗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