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不安分的工人
    1986年以前,每一个认识陈哲的人提起他时都知道,他是一个工人。准确地说,陈哲是首都钢铁公司第五电工队的一名电工。但是,陈哲却感觉自己越来越不像一个工人了。

    1970年,陈哲中学毕业。同学们都要“上山下乡”,他被照顾进了“首钢”。

    其实他很想去插队,因为他一直喜欢农村,喜欢那里的蛐蛐,喜欢那里的蚱蜢,喜欢在地里拔草种菜的那种感觉,喜欢和那里的老头老太太聊天。但学校告诉他,让你去哪儿就去哪儿,让你带队去工厂你就去工厂。他知道,学校是出于实际考虑。出生在“单亲家庭”的他,6岁那年,母亲在精神和生活的双重压力下得了重病。家里那么穷,你还不进工厂养家糊口?

    他还记得原先对自己的要求——在哪一个岗位都一样,在什么岗位都要做好,都是革命需要。他进工厂时是作为学生组织的一个领队。那时他还寻思着要坚持思想改造,要支持红色,用那时的说法就是“革命”。但这样的状态没有坚持多久,他就开始“消极”了。他用消极换来的是更多的自由,他赢得了更多的时间去做自己的事,自己想问题。

    似乎是陈哲性格里的某种因素在起作用,他潜入人文领域,渐渐开始远离正常的工人的轨道。开始时,他还每天谴责自己这样是不行的,这是一种罪过。他还是很希望自己改正过来,以一种热情去走工人这条道路,他在日记里每天提醒自己,甚至反复地批判自己。他处在一种矛盾状态。

    但那时他还是按照自己的想法在生活,他的活动领域涉及素描、音乐、摄影、种花,甚至包括做衣服、做家具。在那段时间里他用了大量的时间在做这些事,可以算是业余,也可以算半业余,因为他的心不在工厂了。

    1978年,中国开始实行改革开放。那时,陈哲还处在意识模糊的状态,但他自己的思想正在经历巨大的转折。那时的他,心思早已不在电线电路上了。他知道自己要做另外一件事,但却说不上来是什么事。他开始请病假,闷在家里不出门。

    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自己在名分上还是一名工人,但那时思想已经开始蜕变了。

    经历过“文革”的人都知道,当年的“工人”不仅是一种职业,还是一种身份。那时人人必须有身份,整个中国就是由几亿农民、几亿工人、几百万解放军和很多知识分子构成的。

    如果不把自己装入这几个“方块”,你就是社会“异己分子”。没人喜欢“异己分子”,他们代表着不安分、不正常、不求上进,喜欢在阴暗的角落干些危险的事。但是,陈哲似乎注定要进入这个“圈子”。

    因此,那时的陈哲面临着不小的社会压力,虽然不会像“文革”时那样被打成反革命。厂里派人调查,看他在干什么,他回答说在干活。别人一看,他的屋子里全是画,全是书,全是稿子。别人问他是不是想当作家或者画家,陈哲只能回答:“我当不了。”是想挣钱吗?他说:“没挣着。”

    那时的人们不会想象得出,一个人可以像陈哲那样活着,去想自己的问题,而且想得很深。

    但他还不确定自己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他说,要是那时自己想好了去做一个诗人或者一个哲学家,或许现在真的就成了,但那时他还没有想得那么清楚。

    那个年代笼罩着这样一种色彩,就是你一定要按照一定的系统去解读一件事。但陈哲的内心是不能被解释的。你做着一件事,却想着另外一个东西,这在当时是被认为有问题的。在那个时代,是不允许有个性的,而且即使你想表现得有个性,你自己可能也找不到个性的答案。

    1978年恢复高考的时候,身边的人劝他去报名。他心里倒是很想去,但最终还是放弃了这个机会。现在的他是这么解释的,他那时的思想比较悲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中国故事·关于中国梦的十个样本简介 >中国故事·关于中国梦的十个样本目录 > 不安分的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