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四章
直在风雨飘摇之中,而它的臣民就更是惶惶不可终日。就在金兵又一次侵入江西濂溪周家的故地时,周直卿携家从江西迁至广东南雄。当时周直卿官职为正千户,在任州任职。晚年定居番禺。

    周直卿幼子周宣酋后来迁移到东莞常平大沥镇,成为常平周姓始祖。

    周宣酋膝下只有一子,叫周宋维,据说他好学能文,存心仁孝,获举茂才,岁荐教授,是乡里颇有威望之人。只是这时期国难频频,北方蒙古民族兴起,灭金后又兴兵伐南宋。在周宋维晚年时,正值国破之难,他有9个儿子,因受祖训爱国传承,必定起事反元,因此曾有一子遇害,其余8子四散而逃,藏匿至东莞、博罗、中山等地。周宋维四子没有远逃,择仙溪朗(即今岗梓、桥梓合称屋厦?地方定居下来,成为屋厦始祖。其时正是宋末元初,距今已有730年。

    周宋维四子叫周库。周库又生四子,老三周德茂,老四周德祥以后到了东莞的坑尾和坑口村,老大周德光、老二周德瑞则在屋厦开花结果,繁衍成岗梓、桥梓两村。

    桥梓二字为父子的意思。这是个浓郁的充满亲情的词儿。

    如果从桥梓始祖周德瑞算起,至今已经730年过去。如今的桥梓人口已经繁衍至五六千人。由于本村人多地少,从清末、民初起,一些胆大的桥梓人便走出家门,向国内和国外发展。他们去时两手空空,只是怀里揣着祖宗传下来的族谱,心底里牢记着祖先的教诲,就这样顶着风雨走向比天边还远的地方。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桥梓村旅外人数约三四千人,他们有的去了香港,有的去了东南亚,还有的侨居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智利等国家。桥梓村是个名副其实的侨乡。据说在外的桥梓人比在家的要多。

    桥梓现有人口2100人,大部分以农为生,这个清一色的周姓人家,这个曾以诗书传家礼爱仁义为本的周敦颐的传人们,经过千年更迭,在南粤这个盛产莞草的地方扎下了根,平静地过起了农家生活。祖先教导他们要重理去欲,重义轻利,立公去私,主张人们严格要求自己,培养高尚情操,鼓励人人都当圣人,这些遗训,已经散落在村中草庐里、半亩方塘中、农人心间里了。他们与世无争地过着真正草民的生活。贫穷而质朴,喜文好崇高,这就是桥梓人。

    笔者来到桥梓管理区,村有一座巨大的牌楼,牌楼两侧书写着这样一副对联:龙衍濂溪濂水钟灵十万里与图地观桥梓凤鸣岐秀岐山绍圣三千年文物人爱莲花桥梓人以莲花为旗,莲花成了他们心灵的图腾。有人爱莲,只是浮光掠影,走马观花,而桥梓人则是用生命来品味莲花,他们的生命似乎已经融人了莲花的某些特征和特性,莲花的精髓就散落在每个桥梓人的心头。

    桥梓村因人多地少,一直是远近有名的穷村。苦难实实在在剥蚀着一个诗书传家的部落,将他们原本的儒雅和格调打落,成了真正的斯文扫地,从外观看桥梓人和南粤任何一地的山野村夫毫无二致。到了60年代,这里的人只得到外地当民工,靠出卖劳动力挣钱,到了60年代中期至70年代后期,全村只能靠烧砖、烧瓦为农业的经济来源。桥梓村人穷到家了。

    但是桥梓到底还是周敦颐的后代,虽然他们衣衫褴褛,皮肤粗糙骨节粗大,但在他们粗卑的外表下,每个人内心仍着尚文尊道的潮汐,显露出他们的与众不同。

    仅清以来,桥梓人中举及进士就有5人。清末民初时,旅外桥梓人多走经商、科举之路,在国外完成学业的大学以上学历者就数以百计。

    特别是现在,桥梓人由穷变富了,富裕后的桥梓人仍然以莲花为旗,更加注重内在的修养,注重文化修身,注重生活的诗意。现在,这里办有图书馆、展览馆、影剧院、活动室,总投资1600万元。并且办有综合性的小报《桥梓通讯》,从1991年创办起,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中国精神简介 >中国精神目录 > 第四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