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八章:重获赤子之心
京城里人们还大多穿着灰、绿、蓝。学校里要是有哪个女孩穿了红色连衣裙,那不仅是招摇,简直是示威。于是爸爸去美国做访问学者省吃简用给我买的一件红色大衣,平时只有挂在衣柜里的份儿。那是多么柔软的羊毛、多么漂亮的红色啊,在各种灰暗的颜色和粗糙的质地中,它像太阳一样散发光芒。在牛仔裤还被当作象征资产阶级思想的年代,我不敢穿着它上学,只有周末全家去公园时我才穿上它,在路人投射过来的目光中紧张而陶醉。我的女儿对色彩有着自己的看法。过12岁生日时她把我请到她的房间,要求把衣柜里红色、粉红色的衣服统统清除,因为“它们实在太幼稚!”“那以后买什么颜色的衣服?”“黑色的。灰色的也行。”她酷酷地说。

    哦,这是她的宣言。她跟我不一样!

    孩子是女人原创的作品,女人却无法原创孩子的生活;孩子在母亲的各式经验中滋养长大,却在岁月的行进中距离母亲越来越远。我们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焦虑别离,也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渴望亲密。走近孩子,接触纯真,保持好奇,缔造亲密,让我们重获赤子之心——

    朱冰

    走近孩子,感恩孩子

    2011年,中国传统虎年来临之际,地球的另一端,一位自称“虎妈”的美国华裔妈妈蔡美儿,因其出版的《虎妈的战歌》一书中严厉的逼子成才的教育方式,在美国掀起了一场“中美教育方法”的论战。2011年6月20日,杨澜和蔡美儿相遇。一个是中国资深媒体人,一个是美国耶鲁大学法学院的终身教授;一个是坚持“宽松政策”的妈妈,一个是以严苛教育闻名的“虎妈”。且听两位妈妈的言语交锋——“你的书里有一句话引起了争议,你说自己的女儿是自己伟大的‘作品’。”虎妈并没有接招:“在英语中,我写的是,她们是我的‘骄傲和快乐’,我觉得那是拙劣的翻译问题。”杨澜继续“挑衅”:“但是在中国,我们依然会听到很多妈妈说,我的孩子是我‘伟大的作品’。这就像你把孩子看成某个物品,你是一个雕塑家,正把孩子按照自己想象的模样进行锻造,而不是把孩子看成一个有权成为自我的个体。”虎妈的态度不置可否:“我认为那是一个误解,必须关注孩子的个性。我真的只关心她们最终幸福与否,但是我觉得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

    两位高知女性以各持真理的姿态将观点一一呈现,显然,杨澜和蔡美儿不是一个路数的妈妈。早在杨澜的第一个孩子尚未出生的时候,她就满怀深情地写过一封《给未出世儿子的信》,“儿子,爸爸妈妈将是扶着你起步的第一人,等你会走、会跑、会跳了,我们便会放开双手,让你自由地前进。但我们的视线将永远关注着你,我们的心将永远牵挂着你。你勇敢地去这个世界探险吧。记住:即使你失败了,你的爸爸妈妈也会永远爱着你。因此,你可以无所畏惧。”与蔡美儿教授给孩子制定的严苛的十条军规相比,准妈妈杨澜早已经将尊重与自由赋予了未来的儿子。

    15年后,2012年的母亲节,杨澜幸福地通过微博向天下女人们祝福:“母亲节快乐呀,妈妈们!早晨女儿还没钻出被窝,就给了我一个睡眼惺忪的甜蜜拥抱;儿子不屑于这么肉麻,在我脸颊上稀里糊涂地亲了一个:‘老妈,今天是不是请我们撮一顿啊?’老妈杨澜回道:‘咱哥们儿,好说好说。’”微博的字里行间,充盈着母亲杨澜的喜悦和骄傲。

    “谢谢孩子给我们做妈妈的机会!感恩孩子。”随后的这句感慨,非但没有身为父母的威权色彩,更颠覆性地将“感恩”两个字赠予了孩子。这是杨澜式的典型亲子态度,孩子不是父母的作品,让父母任意涂抹;也不是父母实现梦想的工具,任父母调遣。作为父母,不仅要尊重孩子个体,更视孩子为上天奖赏的最美好的礼物。孩子们来到这个世界,就是为扮演天使和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幸福要回答简介 >幸福要回答目录 > 第八章:重获赤子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