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东方要亮,西方也要亮
信任的关系。尤其在那些经济动荡的国家,竞争对手避之唯恐不及,华为的做法当然大受欢迎。
由于市场策略得当,华为国际化的步伐很快,仅用了十几年的时间,就发展成为全球第二大通信设备商,现在,离第一的宝座不过咫尺之遥。由此可见,中国企业在国际市场上必须杜绝机会主义,坚持普遍客户关系原则,只有这样才能迅速打开国际市场,尽快拉近与竞争对手的差距。
华为立志高远,1994年的时候就立志要三分天下。当然,华为的定位也很准,并没有盲目乐观。在国际市场上,华为同样采取了“农村包围城市”的战略,首先从发展中国家或中小国家切入市场,积累了足够的国际化经验后,才开始向欧美等发达国家市场发起冲击。
我们来简单梳理一下华为的国际化进程:
1996年,成立海外市场部,将进出口部的海外市场部分合并到海外市场部;建立俄罗斯代表处、白俄罗斯代表处等;第一次参加海外竞标,投标埃塞俄比亚交换机40万线项目。
1997年,与俄罗斯贝托公司成立合资企业“贝托-华为”,这是华为第一家国际合资企业;筹建巴西地区部。
1998年,成立国际产品部,加大对海外市场的技术支持;开始进入东南亚、南亚、中东、独联体、拉美和南部非洲市场。
1999年,市场拓展力度进一步加大,逐步形成了北非片区、中东片区、东南亚片区、南亚片区、拉美片区、南部非洲片区等;成立班加罗尔研发中心。
2000年,开始进入北美、西欧和东太平洋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市场;在美国硅谷和达拉斯建立研发中心;成立tURNKEY项目管理委员会,对国际tURNKEY项目的ISC进行认证和管理。
2001年,海外销售额达到3 28亿美元;华为地区总部重组,海外市场决策重心转移到各个地区总部;成立国际合资企业与代理商管理部,全面启动和跨国巨头的合作战略。
2003年,遭到美国思科的侵权指控;与美国3Com公司成立合资企业,生产企业数据网络设备。
2004年,获得由FrostSullivan颁发的“亚太区2004年度最有前途企业”和“亚太区2004年度宽带设备供应商”两个奖项。
2005年,海外销售收入首度超过国内市场;与沃达丰签署全球采购框架协议;与英国马可尼签署互助商品代销协议;成为英国电信首选的21世纪网络供应商;获得泰国CAt价值1 87亿美元的建设全国性CDMA20003G网络的订单。
2006年,为国际化市场新定位需求,推出新企业标识(见图9-1)。新标识体现了华为聚焦、创新、稳健、和谐的核心价值观。
……
图9-1华为新标识
从中可以看出,华为国际化经历了从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的转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很好地诠释了“农村包围城市”的战略,是“农村包围城市”战略在国际市场的再现。
华为在市场上以狼性著称,当然不可能始终蛰伏,隐忍竞争对手肆无忌惮的攻击。蛰伏只不过是华为在弱小时期的策略,当积累了足够的资本后,华为就会采取主动攻击的态势。从蛰伏到围剿,是华为一种伺机而动的策略。
华为刚进入国际市场的时候,采取了低调而务实的态度。无论是在俄罗斯的蛰伏,还是在拉美市场的等待,华为都是不急不躁,从来没有发出过任何抱怨。在进入美国市场的时候,华为的隐忍更是惊人。当遭受到思科的侵权指控时,华为虽然坚称自己没有侵权,但还是选择停止部分被指侵权产品在美国市场上的销售。
对华为的这种做法,中国业界大都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