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15年大起大落,史玉柱的“蹦极”
计程序。使用这个程序,统计局以前几十个人忙活一年的活,现在一两天就完成了,弄得很多人从此无事做。干得起劲儿,史玉柱又编了一个分析软件,能分析出很多东西,诸如特定农民的收入状况、消费特征等,使调取变得十分容易,在应用中反映很好。
这个软件受到了上级领导的重视。国家统计局专门发文,要求全国各地的农村抽样调查都用史玉柱的软件。史玉柱因此得到了几十元奖金和一个进步奖。相比当时每月54元的工资,史玉柱非常知足。他自己开发的软件自然他用得最好,史玉柱就开始根据他分析出的数据,写关于农村经济问题的文章,这些文章都发表在了高端杂志上。
当时,安徽省副省长就是史玉柱的读者,很欣赏史玉柱的才华。副省长同时也是中国科技大学教授、深圳大学客座教授,于是他面试了史玉柱,感到很满意后就在1986年将史玉柱招为了深圳大学软件科学专业研究生,据说,回来之后就能提拔当处长。这一年,24岁的史玉柱也结婚成了家。
在深圳大学,史玉柱的市场经济意识开始觉醒,课余,他看了很多经济方面的书。他的直觉告诉他,未来中国肯定会走市场经济的道路。史玉柱后来回忆说,当时他最喜欢听四通总经理万润南的讲座。他的讲座对史玉柱的触动非常大。万润南的题目是《泥饭碗比铁饭碗更保险》,意思是,四通这个泥饭碗可以变成金饭碗。从那时起,史玉柱有了创办企业的理想。
1988年,研究生毕业之后,史玉柱回到了原单位。在20世纪80年代末期研究生还非常少的时候,颇受单位领导重视的史玉柱随后提出了辞职,就这样,仕途前景原本“不可限量”的他,开始了自己的创业生涯。
第二节 汉卡时代的巨人梦想
辞职之后的史玉柱注意到,如果有合适的程序,个人电脑完全可以取代打字机。史玉柱说:“我是从我的原单位统计局看出这个市场需求的。当时每个单位都花2万元购置一台四通打字机,同时也在购置电脑。大多数情况下,电脑总是被放在一旁不用。我就想编一套软件,取代四通打字机,直接用电脑打字。”因此,他向以前帮过的朋友借了一台IBM电脑,开始了在家编写文字处理软件的生涯。
不久,史玉柱开发出了较成熟的M-6401桌面文字系统。他把这个软件拿去压缩成了一种卡,可以装进电脑主机里,“汉卡”一词由此而来。史玉柱送了一套给原单位。众人发现,几张软盘一装,就能打出比四通打字机24点阵更漂亮的64点阵字,而且,编辑屏幕比四通打字机大很多,从此单位的四通打字机被放到一旁没人用了。
一看有戏,史玉柱立即揣着软盘,登上飞往深圳的麦道80飞机,南下深圳。在深圳大学,史玉柱有个很器重他的老师,这个老师同时也是天津大学深圳科贸发展公司员工。在老师的帮助下,史玉柱承包了天津大学深圳科贸发展公司。每月他只要上交少量管理费用,剩下都归自己所有。
这个时候,“史大胆”的胆量开始显现出来了,没钱买电脑,他将自己的软件演示给卖电脑的老板看,用9500元的价格向电脑公司赊了一台8500元的电脑,条件是半个月后支付9500元。拿到电脑后,史玉柱做了第二件出人意料的事情。因为没钱打广告,史玉柱就跑到北京,闯进《计算机世界》报社广告部,演示软件给当时的广告主任贺静华看。贺静华答应先给史玉柱打三期1/4版广告。史玉柱赌的是他可以在半个月内把软件卖出去。
在半个月就要到了的时候,史玉柱收到了两张订单,近2万元,因此他顺利地挖到了自己的第一桶金。之后,史玉柱将收入的100万元全做了广告。M-6401的月销售额乘势攀升到了500万元。
此时,求伯君的PS借助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