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大救赎
却把原料直接卖给四川的制革企业。保税进口物资未交关税,在内地销售等同于“偷税”,因此被温州海关定性为走私。惊慌之下,他悄悄逃往澳大利亚,躲避追查。经过多方求情,检查方网开一面,王跃进逃过一劫。但他行事勇猛、不求实际的作风并未收敛,恰恰为霸力的衰败埋下伏笔。
2005年,温州民营企业界出现矿产投资热。王跃进南下广西,到盛产稀土、大理石的贺州成立矿业有限公司,2000万元接手无以为继的老矿区。面对采访的媒体,他毫不掩饰其雄心,“这里矿石成品价格低廉,常用的大理石与温州相差20来倍,存在巨大的市场空间。”他又先后花费5000万元拿下当地三家矿山探矿权,踌躇满志。
王跃进对鞋业撒手不管。先交海归的儿子管理,后来他把儿子带到广西,鞋业交给毫无经营经验的妻子打理。王跃进对矿业的热衷近乎霸道。内部会议上,只要有人提不同意见,他当场让其离开,甚至开除。员工们私下都叫这个对矿产一窍不通的老板“王霸力”或“王霸”。毫无开矿经验,且听不进建议,矿业经营一塌糊涂,因涉嫌非法开采,被当地有关部门查处整顿。一旦矿场遇到麻烦,王跃进个人主义作风再次显露。他一茬接一茬地换副总,把温州鞋厂的经理调过去搞矿业。这样的结果只能是步步沉沦。
2007年,全球矿产价格下滑,霸力矿业入不敷出,资金链几近绷断。温州本土的鞋业也无以为继,一度出现“以货抵债”,抵价60元一双鞋子,鞋料采购一直“打白条”,欠下大约700万元左右的货款。
2009年8月7日,企业日薄西山时,王跃进选择一走了之。
这天,他登上飞往澳大利亚的航班,再次出走,留下一个被掏空的烂摊子,上亿元的银行欠款以及数目不详的民间借贷。8天后,前文那令人感慨的一幕最终出现。
霸力集团的分崩离析,一个曾经无限辉煌的企业就此成为温州经济史上的标本。
然而,王跃进的故事并未给温州家族企业的悲剧画上句号,一场更大的闹剧还在温州平阳的远东集团上演,且未有停止的迹象。
如果说霸力集团的没落在于王跃进一意孤行、不听进谏,那么远东集团就是在家族成员争权夺利的内耗中五味杂陈。远东故事的发展脉络和中国商业历史上家族争斗的范式如出一辙,只不过在商业气息日益浓烈的现代社会尤显沉重。
16年前,王氏家族的二儿子王敏成立广告公司,为当地企业拍制产品录像。独家生意,红火起来,“一年赚个一二十万不成问题”。王敏说,这些钱多数交给父亲王大同,被管得很严,自己并无多少积蓄。因此,1994年成立远东皮业公司时,他不得不卖掉广告公司,从信用社贷款,开始做皮革生意。
生意发展,王敏力不从心,让几个兄弟过来帮忙,自任公司董事长,负责市场拓展,兄弟们在温州负责生产。公司先后兼并当地企业,建成平阳远东工业园,下辖13家分公司的皮革集团,年产值达20亿元。巅峰之际,包揽中国进出口猪皮业务一半以上份额,以至于“远东说价钱要涨,全世界猪皮立马就涨;远东说要降,马上就降。”
企业日益壮大,家族成员争夺私利。1998年,矛盾爆发,以王敏退让,重新划分企业股权结束。这让王敏意识到家族企业在管理上的种种缺陷。2004年,他高薪聘来副总裁、一位财务总监和一位人力资源总监,希望规范企业管理,不期引起家族矛盾。
远东几个亿的资金分散在几个兄弟手中,王敏准备收回财务大权,推行财务管理透明制。执行两年,磕磕绊绊。2006年底,副总裁和两位总监匆匆辞职。
兄弟们的不配合激怒王敏,他干涉其他家族成员的正常业务,时不时流露要独揽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