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三章 寻觅中的“麻衣相士”
    熊晓鸽步入风投殿堂的过程,与风险投资的行业特征有着惊人的相似,“开始于偶然,终结于必然”。他就像一位寻觅中的“相士”,每个决定都像是在赌博,但更多的时候,他是在做一个高成功率的“零和游戏”。每每意料之外,但又在情理之中,总是充满冒险,却也蕴涵着机会。

    兼职《电子导报》助理编辑,撬开了一个行业

    1988年6月暑假期间,弗莱彻学院的一位教授找到熊晓鸽。这位教授告诉熊晓鸽,自己有位朋友想在中国出版一本电子杂志,想找一个既有新闻背景又懂电子的中国人。熊晓鸽一听就乐了,这个任务简直就是为他量身定做的。早年的电工经历,让熊晓鸽顺利得到了这份兼职工作。

    就这样,熊晓鸽来到了卡纳斯出版公司工作。刚进卡纳斯公司,熊晓鸽就参与创办《电子导报》的中文版,担任助理编辑。在卡纳斯工作的这段时间里,熊晓鸽对美国的出版行业有了认识。

    卡纳斯是美国一家很有名的老牌出版公司,该公司创始人罗曼?卡纳斯关于“行业出版及需求式出版”的许多经验和观点,对熊晓鸽后来的发展影响至深。

    提到行业出版,就不得不先介绍一下卡纳斯这个人。

    卡纳斯是卡纳斯出版公司的创始人。二战时,他还是美国海军后勤部的军官,经常要为海军补给进行采购。在买东西的过程中,他发现由于商品信息闭塞,采购专用原料有诸多不便。

    二战结束后,卡纳斯拿到了军方发的退休金,他就拿这笔钱办起了叫《原料处理》的杂志,专门刊登有关原料的信息。后来卡纳斯又陆续办了《塑料世界》、《电子采购》等杂志。卡纳斯办刊有一个理念,叫做办“需求式的刊物”,意思是办刊者要注意发现特定读者的特殊需求,并把这些需求仔细分类。刊物需根据这些分好类的需求去采集信息,并刊登出来,以供这些有特殊需求的人参考,这就是卡纳斯所谓的“行业出版”。

    进入卡纳斯出版集团,是熊晓鸽第一次进入出版行业,他也没有想到自己以后会与这一行结下不解之缘。

    1988年6月至9月,熊晓鸽一直是《电子导报》中文版的助理编辑。良好的新闻功底以及早年的电工基础,让熊晓鸽在这个职位上如鱼得水,干得非常出色。他的顶头上司艾伦非常看好他,多次向公司总裁提及熊晓鸽。

    1988年9月,熊晓鸽的暑假马上就要结束了,这也意味着他的兼职工作要告一段落。熊晓鸽告诉艾伦学校马上就要开学,自己很快要离开了。艾伦极力挽留熊晓鸽,而公司总裁在得知此事后,直接告知熊晓鸽:“公司准备给你正式职位,并会请律师给你办绿卡。”

    在卡纳斯工作的3个月时间里,熊晓鸽的新闻才能得到了充分发挥。如此好的机会,再加上有绿卡这样实际的诱惑,熊晓鸽权衡再三,终于答应留下来。

    在卡纳斯最初的日子,熊晓鸽除了做编辑的工作外,还肩负着一项重要职责:向老外介绍中国的电子市场。经过简短培训,熊晓鸽很快便能在面向客户的早餐会上,以编辑的身份,向老外讲述中国的情况,包括介绍中国的电子产业以及中国电子市场的需求,还要回答老外们关于广告的各种问题。那段日子,熊晓鸽过得很愉快。

    时间很快过去了,1989年6月,受国内形势的影响,许多外商不再看好中国,《电子导报》中文版上投入的广告量锐减,卡纳斯决定停办这份杂志。

    虽然《电子导报》中文版停办了,但那时杂志的规模已经形成,客户也积累了不少,完全放弃又有些可惜。于是,卡纳斯在香港买了一个刊号,专门成立了亚洲分公司,《电子导报》以英文版的形式继续出版,熊晓鸽升为副主编。这一干就是3年,熊晓鸽在美国踏踏实实地当起了记者。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狩猎财富·沈南鹏向左,熊晓鸽向右简介 >狩猎财富·沈南鹏向左,熊晓鸽向右目录 > 第三章 寻觅中的“麻衣相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