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经营之道,“很粉很年轻”的领导者
依托ICQ的功能,将其进行改造、升级,并大力创新,QQ这只小企鹅很快走进了亿万网民的心中。
在个人创业和业务拓展上,选对一条有发展前途的路往往显得极为重要。新生事物存在着太多的不确定性,后发的风险最小,马化腾选择了“跟风”,这和他稳重的性格有关。后发的最大好处就是可以避免许多不必要的风险,马化腾认为对于创业者而言,能够最终生存下来才是最重要的。他一直觉得,模仿ICQ做OICQ是当时他唯一能够选择的道路。
马化腾说,他自己喜欢上网,喜欢在网络的犄角旮旯里寻找能为自己所用的商机。于是,他模仿建立会员制,将免费和付费用户的服务区分开来;模仿韩国网游,赋予QQ个性化的虚拟形象;他收购Foxmail,强化了QQ邮箱功能。逐渐QQ门户网站、QQ拍拍、SOSO的腾讯搜索引擎等。
每一次的模仿,都不是一种简单的冲动,马化腾都会赋予其自身的创新。
马化腾的理想并不仅仅是提供一个仅供聊天的软件,他要的是以腾讯QQ为基础提供全方位服务的互联网社区:“我们做的这些服务反过来让腾讯的社区有别于其他的竞争对手,现在人们用的QQ,已经不是一款软件,而是各种各样的服务。别人就很难全方位打你。”
在马化腾的心里,用户是上帝,尊重用户永远是最好的选择。QQ简洁易于操作的界面、可爱的形象等细节也都是这种服务理念的体现。
有人说,树大招风。腾讯的肆意扩张和自身超负荷的运载潜藏着被“围剿”和自耗的危机,的确,危机是随时都存在的。不过所幸的是,马化腾的个性和敏锐的眼光让他保持着冷静,他仍在不断思考着腾讯未来的发展方向。
第五节 我实际上是个产品工程师
毫无疑问,马化腾是腾讯名副其实的老板。但他跑业务的时候,名片只是简单地印上工程师的称号,他希望客户从他身上看到腾讯有强大的后盾,而不是老板头衔。“像我们这样的公司仅在深圳就有上百家之多,我们希望腾讯的经历能给年轻人一些启发。”
只要不是非出去不可,马化腾每天都会待在自己的办公室里上网。他说:“我实际上是个产品工程师。”
写程序出身的马化腾曾经形容说,自己创业至今还是保持着“产品经理”的心态,这种更加专注于技术和细节的习惯,使得他在回顾十年的创业历程时充满了理性的分析,而并非感性的回忆。
比如同样是回顾融资的艰难,搜狐CEO张朝阳会谈起那个冬天北京的寒冷,并认为曾经的焦虑能够转化为日后成功的动力;可马化腾会详细分析当年的投资者盈科对腾讯的态度变化,前因后果逻辑严密,像是在讲一道数学题。
严肃的马化腾更愿意谈论自己每天使用的互联网产品,“爱给自己的产品挑错,我一看到成品,就知道写代码的人有没有偷懒”。创业十年,他似乎一直在保持对技术的新鲜感,“我感兴趣的互联网产品,腾讯都做了,哪天如果让我遇到更新的,就想着自己的公司也赶快做一个”。
现在,马化腾每天的互联网生活,包括看资讯、搜索、购物、付款、玩游戏,全部使用自己公司的产品完成,这在某种程度上也成了他创业成就感的来源,“但即便如此,我现在最缺的也还是产品经理”。
刘胜义是马化腾挖到腾讯的职业经理人之一。在加盟腾讯前,这位马来西亚籍华裔曾是阳狮广告CEO,对互联网几乎一无所知。但来到腾讯的3年时间,他所负责的网络广告收入增长了80%,向马化腾交了一份精彩的答卷。
在共同出席2010年上海世博会赞助签约仪式时,马化腾与刘胜义不约而同地系上粉色领带、穿上粉色衬衫。“粉”这个字可以理解成“很、非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