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13亿人口的红利效应
发展中国家中最大的。如果考虑到中国正在规划的许多新兴产业,我预判未来中国市场的扩张将无可限量。

    随着改革开放向纵深开展,中国正在从一个被动实行自由贸易的国家,成为一个主动实行自由贸易的国家,乃至世界自由贸易的旗手。中国和其他国家近些年来形成的巨大贸易顺差,主要是与美国、荷兰、英国、意大利、西班牙、比利时和加拿大等发达国家的贸易顺差。一个有趣的问题是,为什么这些竞争力比中国更强的国家,与中国进行贸易还会出现巨大逆差?这种逆差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归结为中国的巨国效应。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国际上出现了一种贸易理论,叫“新贸易理论”。该理论认为,假定一个国家存在着规模经济,那么规模越大,平均成本就越低。假定有两个国家,它们资源相同,但国家的经济规模不同,在自由贸易条件下,经济规模较大的国家处于优势地位。这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中国贸易顺差的原因。

    在人口规模上,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国家,有13亿人口,这个效应在贸易上是巨大的。举例来说,如果中国人均收入达到一定水平,能够买得起家用电器,家用电器市场的规模应该和人口数量这个重要因素相关性更强。在某种程度上,中国也是耐用消费品的第一大消费国。对于很多产品来讲,从基本生活必需品到消费品,中国都是(或者说现在不是未来也将是)全球第一大市场。

    在中国东南沿海发达地区,月薪5000元以上的人占就业人口的18%,这实际上形成了一个强有力的消费群体,这个群体能购买汽车、住宅等高价商品。由这个具有强劲消费能力的人群构成的市场,是中国生产能力不如很多欧美国家但在和这些国家的贸易中却能够形成相对优势的原因。所以,即使中国企业的技术和管理不如很多经济发达的欧美国家,但中国企业却享受了巨大市场的好处。

    这个巨国效应是如何增强中国的竞争力的呢?让我们回顾一下历史。从公元元年到1870年,中国经济总量一直名列世界第一。1820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占世界比重高达33%。由于存在巨国效应,所以中国是一个有着贸易优势的国家,这个优势曾经在过去世界历史中独领风骚2000多年。现在,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的巨国效应再一次发挥了重要作用。曾记得,在20世纪80年代,中国就像世界上其他国家一样,大量使用日本家电。但日本企业怎么也没想到,自己犯了一个致命错误,那就是短视,当时这些不可一世的日本企业只看到中国大市场,它们实行高价策略,尽量攫取了当下利益,却无形中给了中国企业比较大的价格竞争空间。到20世纪90年代末,也就是短短10年间,中国企业已将被日本企业占领的大部分市场收复,在彩电、冰箱、空调等家电市场上,市场份额更高达60%~90%。由于中国市场的巨大规模,中国企业尽享了产业的规模经济效应,同时也获得成本优势和竞争优势。中国家电行业的成长与发展是巨国效应的成功例证,类似例子在中国其他行业也存在。

    中国作为一个大国的另一重要优势表现在工业资源方面不必绝对依赖国际贸易。中国辽阔的国土上拥有工业用的主要自然资源,煤炭、石油、非燃料性矿藏也十分丰富。虽然这些资源尚不足以使中国成为资源输出大国,但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供应国内工业发展所需不存在任何问题。当某些品种短缺时,中国可以通过国际贸易进行补充。当国际市场价格适当,国内开发产量尚不充足时,中国可以通过对外贸易进口一些原材料。甚至当国际市场价格低于国内生产成本时,如果外汇充足,中国完全可以在缩减国内产量的同时,大量增加进口。一旦国际环境中出现不利因素,中国又可以凭借自身的大国优势和潜在优势,依靠国内资源游刃有余地支持工业增长。仅就这一点来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即将到来的股市大突破简介 >即将到来的股市大突破目录 > 13亿人口的红利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