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盘点被我们爆炒过的东西
蓦然回首,这些年被我们爆炒过的东西还真不少,从20世纪80年代的君子兰,到后来的藏獒、普洱茶,再到今天的大蒜。每一轮炒作都是烈火烹油、鲜花似锦,最后的结局也总是曲终人散、遍地狼藉。炒作的背后是人们对财富的渴望,这种根深蒂固的欲望会在特定的时间、特定的环境下,依附于特定的对象而集中爆发。就像人们评价当年的君子兰所说的,“花已经不是花,变成了一种神物,寄托了人们想通过某种捷径迅速摆脱贫穷的希望”。
1、君子兰的往事
君子兰原是非洲南部的一种野花,喜半阴,气温以10℃~25℃最宜,后来传入日本。20世纪30年代,日本将此花作为珍贵花卉送给溥仪,随后向全国普及。君子兰花、叶都具观赏性,培育几十年后将其根茎切去一段仍可生长,人称长寿之花。珍品君子兰花粉可以作为父本,提高下一代的质量和档次,又可作为母本生育珍品的下一代,所以价值相当可观。
也正因为如此,它在改革开放之初就成了一些人盼望一夜暴富的工具。当时的长春是国内君子兰的集散地,掀起了一股炒卖君子兰的热浪,当时家家户户的窗台上随处可见君子兰。君子兰价格的不正常上涨引起了政府的关注。1982年,长春市出台君子兰“限价令”,规定一盆君子兰售价不得超过200元——考虑到当时人们的工资水平,这个价格已经相当昂贵,是人们月收入的几倍、十几倍。但随后,长春市将君子兰定为市花,限价令也不了了之,君子兰的价格随后飙升,一盆原本几十元、几百元的君子兰,被哄抬到几万元一盆。
1985年年初,君子兰卖出了破纪录的14万元天价,按照当时的市场价格,14万元可买40两黄金,君子兰被人们称为“绿色金条”。君子兰完全被神化了,为了开花,人们不惜给君子兰浇啤酒甚至杨振华851(属于80年代的保健品),用君子兰换冰箱、彩电,甚至有人持枪抢花窖。
但登峰造极之日,就是一落千丈之时,当一种商品的价格被哄抬到高峰,再往前走一步,就是万丈悬崖。1985年6月,媒体上3篇抨击炒买炒卖君子兰的社论让这股热浪迅速降温,昔日的神花被人们丢进了垃圾堆。多少人为此倾家荡产、负债累累。
2、普洱茶的阴谋
早在3000多年前武王伐纣时,云南种茶先民濮人已经献茶给周武王,只不过那时还没有普洱茶这个名称。到了明清时期,以普洱为中心向国内外辐射出五条“茶马古道”,使普洱茶行销国内各省区,并远销新加坡、马来西亚、缅甸、泰国、法国、英国、朝鲜、日本等国家和港澳台地区。普洱茶虽然受到人们的普遍欢迎,但还只是一种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普通饮品。
普洱茶有“云南产、香港卖、台湾藏”的说法。1999年,台湾的普洱茶市场崩盘,一些炒家转战普洱茶的发源地——云南。2000年前后,港台茶商前往云南各大城市的茶厂、茶庄、供销社、甚至边远村寨收购老茶。当时的收购成本每斤只有几块钱,在短短几年时间内,云南大部分的陈年老茶都被收购殆尽。
从2005年开始,港台茶人开始在内地到处宣传普洱茶文化,开展普洱茶形象小姐、全球普洱茶人等评选活动,召开各种名目的新闻发布会和拍卖会——“马帮茶道·瑞贡京城”、“盛世福坛·马帮普洱”等等。
在舆论的影响下,普洱茶开始升温,各地的茶铺纷纷进货,价格随之暴涨。2007年上半年,是普洱茶炒作的高峰。2007年4月8日,云南思茅市改名为普洱市。由60多人和6辆车组成的“盛迎”队伍护送着一块来自故宫博物院的百年普洱贡茶,从北京辗转全国多个地方,直至终点云南,引起万众瞩目。
某品牌的普洱茶价格从2月起开始飙升,由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