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崛起之路:中国的大战略
原因,有些少数民族地区存在着一些民族分离主义势力,如“疆独”、“藏独”。如果台湾走向独立而没有被有效地扼止,客观上会刺激这些民族分离主义的发展,从而导致中国社会的动荡。此外,台独不能被有效阻止,还会使中国共产党的权威和执政能力受到挑战,这也不利于中国社会和政治的稳定。
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无论有什么样的发展目标,走什么样的发展道路,首先要确保国家的基本安全或生存性安全,如果安全不保,国将不国,其他一切都无从谈起。所谓基本安全,就是要保证国家的领土和主权完整,国家不遭受别国的入侵和欺压。在近代,中国曾经屡次遭受列强的入侵,被迫签订了一系列丧权辱国的不等条约,领土遭分割,许多方面的主权被剥夺,中华民族面临着亡国灭种的威胁。正是因为有这样悲惨的经历,所以中国人对国家安全非常重视。新中国成立后,经过50多年的发展,国家安全环境有了根本的改观,但是仍然面临许多严峻的挑战,中国在维护国家安全上仍然是任重道远。
对中国安全的消极因素存在于三个层次:全球范围,亚太地区和台湾海峡。
对中国来讲,在崛起过程中还面临着一个极特殊的任务,就是解决台湾问题,实现国家统一。台湾问题的解决对中国来说,有着多重战略意义。
中国正在崛起,这是中外战略家都承认的现实。但是,中国的崛起之路仍然漫长而艰难,甚至还有中途夭折的危险,历史上大国崛起失败的例子远多于成功的例子。为了顺利实现崛起,中国制定了面向21世纪的大战略,而对美战略在这个大战略中占有重要位置。
总之,维护世界和平,既是一面中国需要高举的道义大旗,也是中国现实利益的需要。
早在70年代中期,中国共产党就提出了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奋斗目标,实际上就是中国的长远发展战略目标。这个目标符合中国的根本利益。一方面,只有尽快实现现代化,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华民族才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才不会再受列强的欺负,才不会面临被开除“球籍”的危险;另一方面,只有尽快实现现代化,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才能够被充分发挥出来,社会主义才能对人民群众有感召力和吸引力,社会主义才有生命力。正是因为这样,在结束了十年动乱之后,1978年举行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三中会将党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现了历史性的伟大转折。1987年,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科学地分析了当时中国的客观情况,在经济层面上:一方面,国家经济实力有了巨大增长,教育科学事业有了相当发展;另一方面,人口多,底子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仍居世界后列。基于此,十三大提出,中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初级阶段“特指我国在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特定阶段。我国从五十年代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基本实现,至少需要上百年时间,都属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初级阶段“所面临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为了解决这个主要矛盾,中国“必须集中力量进行现代化建设”,“尤其要把发展生产力作为全部工作的中心”;“必须坚持全面改革”;“必须坚持对外开放”。
在政治体制问题上,中国一方面要坚持社会主义,另一方面要进行改革,走民主化道路。但是中国的政治体制改革必须是在保持社会政治稳定的前提下进行。“民主是我们的目标,但国家必须保持稳定”。
正是由于世界及亚太地区的总体形势是好的,中国积极倡导摒弃冷战思维,建立适应时代需要的新安全观和新的国际政治、经济和安全秩序,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使世界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