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十二章 硬碰硬
    90年代美国重振经济实力,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科技发展潜力在相当大程度上取决于科研经费的投入,而在这方面,中国与美国的差距更为明显。1998年中国的科研经费只占GDP的0.7%,约为60亿美元,仅与国外一些大企业的研究开发经费相当。相比之下,1995年,美国的研究开发经费占GDP的2.5%,达1830亿美元,是中国的30倍。再看高新技术产业出口占全世界高新技术产业出口的比例,美国为19.2%,居第一;日本为11.9%,居第二;中国仅为1.8%,位居英、德、法之后。

    再看自然条件。美国拥有得天独厚、其他大国无法相比的自然条件。东西有两洋天堑,南北是“弱邻”,这为美国保证国家安全提供了极好的条件。辽阔的疆域,适度的人口,丰富的资源,以及适合居住、开发的气候,使美国具有发展经济的绝好条件和环境。相比之下,中国虽然号称地大物博,但却被过多的人口所抵消,中国实际上是一个资源相对贫乏的国家。中国的邻国众多,而且许多国家与中国有着历史遗留下来的恩恩怨怨,使得地缘战略环境充满险象。

    美国经济在经历了20世纪90年代的高增长后,出现了短期的低迷。但是,促使美国经济在90年代高增长的因素并未消失。整个90年代,美国依靠信息技术和经济全球化,在世界经济格局中保持“一枝独秀”和“一超”地位。美国是“新经济”的龙头,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居核心地位。

    总的来看,在2020年前,中国的经济实力不可能赶上美国,虽然差距会缩小,但不会有实质性的变化。按照中国政府的发展目标,到2050年,GDP达6万亿美元,这只是美国1993年的水平。据中国科学院发布的《中国现代化报告2005》,中美现代化差100年,要到2080年,中国才有望成为发达国家。

    1.宏观政策因素。克林顿政府采取减少政府开支等措施,使联邦预算赤字转为盈余,摆脱了80年代长期困扰美国的头号经济问题,有助于经济的正常发展与实力振兴。以格林斯潘为首的美联储实施“中性偏紧”的货币政策,使经济在低通胀率条件下持续增长。美国在此期间还实施自由和公平贸易政策及促进经济发展的科技政策等。

    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的科技发展水平仍有很大差距。中国科技部在《2003年技术预测报告》中,从信息通信、生物工程、新材料、能源等方面对中国高新技术今后发展状况做出了相关预测,展示出中国的科技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比如,在信息通信技术方面,报告总共对75项信息通信技术进行了统计分析,得出结论:在这75项技术中,落后世界先进水平6-10年的技术有3项;落后5年的有66项;处于先进国家同等水平的技术只有5项;而领先世界水平的只有一项,为中文信息处理技术。

    4.信息化因素。美国在90年代对信息技术投资不遗余力,1999年高达5100亿美元,对信息处理设备和软件的投资占设备和软件总投资的比重从1987年的29%提高到1999年的52%,高于其他发达国家。信息技术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达30%。美国在因特网使用和电子商务发展方面领先于其他发达国家。1999年9月,美国因特网用户为欧盟的7倍,是日本的8倍以上。

    5.全球化因素。通过扩大对外直接投资和开拓全球市场,美国企业在全球范围内优化产业结构和资源配置,降低成本,提高利润。90年代末,美国许多大企业的1/2甚至2/3的经营收入来自海外。美国贸易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从1970年的14%提高到目前的24%。

    经济实力是国家综合实力的基础。当今世界的国际竞争虽然是综合国力的竞争,但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大博弈:中国的“太极”与美国的“拳击”简介 >大博弈:中国的“太极”与美国的“拳击”目录 > 第十二章 硬碰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