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0大调查之五:资源在中国
,只有那些能够满足我们生活需求的资源,才是最值得宝贵的财富。
正如我们在第二章中所说的那样,以资源为代表的实物财富,才是人类社会中永恒的财富,其中越是稀缺的部分,就越是值得我们珍藏。
7.2:资源的战略经济学
历史告诉我们,资源性财富的价值,是人为规定的货币绝难比拟的。
对于一个国家的货币体系来说,资源性财富的价值弥足珍贵,由于货币是社会财富的计量方法,也就说明了哪一个国家拥有的有色金属、煤炭、森林、石油等珍贵自然资源越多,哪个国家与资源挂钩的货币也就具有更大的信用保障。
除此之外,资源还是国家建设重要的原料,无论我们从事何种建设,开发任何一项工程,最终都需要直接依靠资源。更重要的是,当我们掌握了越来越稀缺的资源后,就意味着在手中握有可以不断升值的财富,这种财富不分国家、民族、也不分时间、空间,只要我们愿意,便可以随时将其兑换成任何形式的货币。
事实上,资源对于一个国家的意义远不止于此,特别是当国家处于与其他国家的对抗中时,这种意义就变得更加深远了。
从宏观的角度讲,国与国之间的对抗,决不局限在部落时代简单的军事手段,而是更深层的经济实力上的对抗,假如在这场对抗中,有一方的经济实力不济,那么便很难维持这种长时期的消耗,对抗的周期越长,获得胜利的希望也就越渺茫。
在普通人看来,在一场战争中,决定胜负的因素是军队的军事素养,然而实际上,真正起到作用的,往往是交战双方可动用战争资源的比较。
事实上,我们的历史早已证明了这一点,国家在它独特的发展历程中,就把基于资源的这种竞争方式演绎得淋漓尽致。
在我们的战国时代,当秦始皇决意灭亡楚国时,特别向他的将领们询问需要动用多少军队,年轻的李信回答要二十万,而另一位老将王翦则给出了六十万人的答案。
在王翦看来,作为南方大国的楚国,其疆域广达五千里,其人口密度和资源广度都极其惊人,仅楚国的粮食储备,就足以支撑十年的战争需求。像这样的资源大国,其潜力是相当雄厚的,足可以集中源源不断的战争资源,打一场旷日持久的大规模战争。
正因为如此,王翦才坚持认为,秦国若要击败楚国,必须集中所有的战争资源,在短期内形成压倒性优势,才有望获得最终的胜利。
出于盲目的自信,秦始皇没有采纳这条战略,然而事实证明了王翦判断的正确性,当秦国的二十万军队进入楚国之后,楚国凭借着源源不断的供给作为后援,采取坚壁清野的固守战术,使得秦军始终无法迅速决战,而当秦军的补给线出现问题之后,其失败也就成为了必然。
正因为如此,我们才可以说:国家与国家之间的竞争,从根本上讲是资源的竞争。
透过历史,我们可以看到,在几个世纪之前的旧工业时代,最宝贵的资源是人力,出于这样的原因,才出现了百万黑奴的买卖,才出现了数十万华工远走美洲的悲惨场景,然而正是通过这样的资源掠夺方式,才奠定了欧美国家现代意义的社会化大生产。
当人类步入了工业时代后,资源的定义扩宽了,在现代战争中,战争的周期变得越来越长,带来的直接后果就是战争资源消耗的增加,当庞大的军队在战场作战时,每一天都要消耗天文数字的战略资源,并且已经从最初的人力、粮食等层面,扩展到包括了石油、煤炭、科学、技术产品、智力等多个方面。
以1967年中东的六日战争为例,以色列在一天时间内就打光了几年里的战争储备,假如没有美国不惜成本的大力支援、或是战争再持续一段时间,那么今日中东地区的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