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钟情于品牌投资
州的私企一下子近乎经历了一场地震。不仅是温州鞋业,温州的其他产品,也都面临着被整顿、被销毁的局面,如温州的低压电器也遭遇了鞋业一样的命运,因为质量不合格被国家整顿、被销售者销毁。

    这件事之后,温州市政府提出“质量立市”的口号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温州老板们也开始反思自己的不足,开始寻找一种长盛不衰的经营模式,温州人首次开始有了懵懵懂懂的品牌意识。

    实际上,而在此之前,温州人没有一丁点的品牌意识,甚至没有自己的产业优势。以低压电器为例,温州的低压电器是这样造出来的:买来一个销路比较好的低压电器,拆开来研究,然后模仿者制造。制造工程非常简单,看到人家的电器中零件是什么形状的,就做出一个什么形状的零件;看到人家电器中的零件是什么材质的,就找来相同的材质来制造。至于这些材料、形状有什么参数,完全不顾,只是一种视力范围内的“依葫芦画瓢”。这样造出来的低压电器,怎么可能不出问题?又怎么可能不被消费者拒绝、不被国家整顿呢?

    “武林门事件”,一方面让温州人意识到质量的重要性,另一方面,也让温州人见识到名声对企业生死存亡的重要关系。这件不光彩的经历让温州人意识到:若想获得长久的发展,必须提高自己企业的美誉度,让自己的产品在消费者心目中形成口碑。这既是销售市场的需要,更是企业长足发展的根本保障。

    温州人提高企业美誉度的方式有很多,最典型的有以下几种:

    1.积极参与公益事业。

    温州的大老板们每到一处,除了注重与当地商会加强联系,还有一个就是很注重与政府保障事业部门的合作,积极参与各种公益事业,各地关于温州人对公益事业投入的案例,可谓数不胜数。如2009年5月,在汶川大地震一周年之际,由温州红蜻蜓集团投资、温州市青少年活动中心举办的“关爱零距离”大型赴川系列公益活动进行得如火如荼。2010年,昆明的温州总商会积极响应昆明市第二届“感恩父母情系贫困老人”的慈善活动,卷款两万。2010年初,北京温州商会还联合上海、天津、重庆等、锦州、兴安盟等,专门成立了“温商联盟志愿服务文明公益基金”,拉开了温商“抱团”行善的帷幕。

    积极参与公益事业,不仅为温州人赢得了知名度,也为人们心中树立美好的温州企业形象做足了铺垫,公益活动成为推进温州品牌的一个强大动力。

    2.宁愿为形象牺牲利益。

    温州鞋之所以有今天的地位,一方面,是因为“武林门事件”促使温州人更注重自己的质量。另一方面,还有温州人自己的推波助澜。烧鞋事件前后进行了几次,除了被消费者投诉强制性烧毁的鞋子,即使在温州本地,一些温州老板为了表示自己的决心,亲自将自己的产品销毁,好不心疼经济效益。他们说,这把火是为了烧毁假冒伪劣鞋子,也是为了烧掉自己不堪的过去。这种自我表态的方式,赢得了一部分人对温州人的尊重。

    如果说温州人自己烧鞋的这段经历不为人所知的话,那么另一位温州老板的事迹,就值得人们敬重了。康奈集团的董事长郑秀康曾说过:当康奈成名后,很多小企业都想借康奈的品牌来赚钱,因此提出每双鞋子交20块钱的商标使用权。这的确是一个很大的诱惑,但联想到温州鞋子就是因为质量问题而遭遇“武林门事件”,他不可能再为了眼前的利益而自砸招牌,因此果断地拒绝了这些诱惑。

    如果说20世纪80年代末温州企业产生品牌意识是被市场所逼迫不得已而为之的行为,那么进入90年代以来,不断发展壮大的温州企业对品牌的追逐,可谓一种有意识的自发行为。

    邓小平在1992年指出:“我们一定有自己的拳头产品,要创出中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最牛投资客简介 >最牛投资客目录 > 钟情于品牌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