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没人穿鞋的地方才最好卖鞋
    经商就是为了最大限度地获取利润,因此做生意一定要到最需要的地方去,如果大家都一窝蜂集中在一个地方,利润也就所剩无几了。

    近几年,喀麦隆华侨华人工商总会副会长吴建海,可谓说是风生水起。2005年,他自从当选为会长以后,曾多次应邀出席世界华商大会,在南京举办的第六届世界华商大会上,还被《国际商报》盛赞为“在非创业中国人的楷模”。关于他的故事十分具有创奇色彩。

    1995年5月,温商吴建海带着几只皮箱只身闯荡非洲,开始了他的非洲经商之旅。在去非洲之前,吴建海一直在欧洲经商,而且事业已经相当成功。但是,他毅然放下经营多年的欧洲市场,逐鹿非洲,前往喀麦隆。

    做出这项决定的初衷是,他在偶然的机会听说在喀麦隆还没有一家中国商店,中国货很受当地人欢迎。于是,吴建海果断地来到喀麦隆,成立了海兰国际贸易有限公司,专门经销中国商品。

    喀麦隆的市场环境起欧洲来差得很远,这意味着他又要克服很多困难,经历一番磨练,凭着温州人特有的吃苦耐劳和韧劲,他终于在喀麦隆站稳了脚跟。两年后,在这里的中国商人的越来越多,一个问题也随着凸显出来,那就是语言限制、店面的选择以及治安问题。这为中国商人在当地做生意增添了不少麻烦,甚至很多人半途而废,悻悻而归。这时,一个新的想法也在吴建海心中酝酿——办中国商城,专门卖中国商品。如果能将中国商人汇聚一堂,形成规模经营,这样就会大大消除这些问忧虑。

    吴建海办中国商城的念头愈来愈烈,1999年底,吴建海独资创办的“中国商城”。最初只有25家店面,建筑面积4000平方米,日后,温州的眼镜、皮鞋、服装等小商品都进驻了中国商城,规模一天天地壮大起来。目前,中国商城每年从中国进口商品100多个集装箱,进口额超过1000万美元。

    以前有这样一个故事,两个推销员被公司派到一个荒岛上去考察市场,看能否推销他们自己公司生产的皮鞋。一段时间之后,两名推销员回来了,其中一名垂头丧气,空手而归,他看到的是“当地人都穿草鞋,没有一个穿皮鞋的人”,所以断定皮鞋在岛上根本没有市场。而第二个推销员回来时却显得异常兴奋,他看到的同样是“当地没有一个穿皮鞋的人”,却断定岛上肯定有市场,因为那里没有其他皮鞋公司的竞争!如果抓住这个时机打开岛上的市场,肯定会大赚一笔。

    “越是封闭的地方,越适合发展”多么简单而富有哲理的道理,温商就是这样的一个人群,他们总是宁愿到比较封闭,竞争较少的地方去做生意。温州人背井离乡,到各个地方去做生意。20世纪80年代初,大多数人对商业市场还很陌生,温州人已经在奔走全国各地,做起了小生意,在市场上奋力拼杀。

    温州人流动性非常强,总是奔走在偏小的市场里,但是他们同样有强大的适应性,每到一个地方都能够以独到的眼光发现最有利的商机,很快地适应并生存下来,这一切都与温商的经验有很大的关系。

    封闭的地方由于缺少一个成熟的商业环境,反而会存在着巨大市场空白点,在落后的地方能看到别人看不到的市场,抓住别人忽视的市场商机。温州人认为,做生意不是凑热闹,一个市场大家如果都一拥而上,市场就被瓜分了。反其道而为之,如果到落后的地方开拓新市场,虽然艰苦些,但是只要打开市场,机会就全部为己所有了,还怕赚不来大钱吗?正如在西藏创业的一位温商所说:“这里比较落后,信息闭塞,资源又缺乏,很多消费者无法买到外面的产品,所以只要找到了当地需要的产品,总会卖掉的。”

    到最需要的地方去,就像游牧民族里的牧羊人随草而居,哪有鲜美的水草,便在那里扎根,温商就相当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像温州人一样思考简介 >像温州人一样思考目录 > 没人穿鞋的地方才最好卖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