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活变通,温州人不会吊死在一棵枯树上
做生意就是为了赚钱,无利可赚就应该果断弃之,死守一处不如灵活变通,再起炉炤。
温商王强接手了街道办一家倒闭的制胶厂,这家工厂外欠5万元的外债,内欠30多个工人一年的工资。接手这个烂摊子之后,他立即着手进行整顿,对厂房进行了简单的修葺之,然后集资招收了两百多名工人,又从工人家里借来几台缝纫机。企图对制胶厂实施“回生术”,谁知,这些措施是治标不治本,一段时间后制胶厂仍无起色。
无奈之下,他对市场对详细调查,终于明白制胶厂不景气的真正原因,原来是制胶业市场产已经开始走下坡路,像自己这种不景气的状况不是自己一家,很多皮革塑料制品行业的同行纷纷下马。王强得到这个情报后,脑子里立刻就出现了一个“变”,否则企业的命运只能倒闭,200多工人也面临着失业。
不能在一棵树上吊死,王强想到这,决定对企业进行彻底的革新。但如何“变”?面临着更大的考验。当时,当地的畜牧业比较兴旺发达,于是他决定从此打开突破口,就地取材制造皮革品,比如自行车坐垫、手复包、背包、儿童书包、旅行包等。
凭着特有的市场敏感性,他生产的产品很快占领了市场,不但还清了债务,补发了工人工资,一时间在当地还名声大噪,一些同行都纷纷来参观。
同行都是未来的竞争对手,而且自己的产品技术含量家较低,很容易被模仿。为了避开不必要的竞争,他立即又想到了“变”。转而生产期了牛皮鞋、皮葙、山羊革夹克衫等。当时很多人对于他的做法很不解——这么畅销的产品为什幺要停止生产呢。不久,这个问题已经有了答案,由于很多商家争相大批生产他先前的皮革品,市场很快就出现了滞销现象,而唯独自己的新产品很畅销。
在日趋激烈的商场中,很多商人淹没在市场大潮中,在时间面前成为匆匆过客,而只有温商常年保持着挺立疆场、傲视群雄的姿态。他们不是饱学诗书的大家,也不是熟读兵略军事天才,却能在变化莫测市场中如鱼得水,游刃有余,从而成为商场中的常胜将军。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温商能够做到遣权达变,以变制变。
善变是温商长期形成的一种经商观念,温州人很早就熟知“穷思变、变则通”的道理,正是敢于突破,敢于革新,才走出一山二水三分田弹丸小地,脱离了生活窘迫的困境,有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也正是善于通变,另辟蹊径,让温州人昔日的“井底之蛙”成了成为翱翔天际的雄鹰。
温州人常有出其不意的“变”思维,温商在市场中善于变通,头脑灵活。市场上的变化随时都会影响生意,打乱原先的划。市场一变,温商总是会提前有所察觉,然后根据当时当地的实际情况,随机应变,采取急措施。温商将这种“变”发展为商业精髓,终于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在商场中大演了多个灵活变通神话。
曾有一个温州人,他医生不知道换过几个行业,他做过许多小生意,开过多个摊店,也办过各种大小公司。最早他卖针线,后来卖机械手表、电子表,再后来他卖计算器、手机、电脑等等。20多年来,他与时俱进,随机应变,先后卖过100多种产品。正是这种灵活善变的经营方式使他由当初摆针线小摊发展到今天的大型电脑、彩电专卖公司的老板。
相反,我们看看有些人做生意人,他们宁愿死守也不改变,对待自己的公司就像宝贝一样,不管争不争气都舍不得丢掉。温州人则不同,拿得起放得下,不能在一棵树上吊死。只要能赚钱,就不会局限于条条框框,不在乎什么商业理念。如果自己的摊子或正经营的项目不赚钱,不管曾经倾注了多少心血也会果断放弃它。开公司、投资项目就是要有力苦赚,对于那些无利可赚的市场,没有发展潜力的产品,果敢弃之,赶紧寻找新的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