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商道28 不怕贫困,勇于创业
    商道精髓:在温商的眼中,贫困并不可怕,只要你有一颗敢于吃苦,勇于创业的恒心,你就能挣到金钱,赢得财富,从而可以改善自己的生活,改变自己的社会地位。

    温商信奉这样一个观念:金钱可以改变一个人的身份、地位和声誉。一句话,金钱可以改变人生。

    英国文豪莎士比亚在著名的《雅典的泰门》中对金钱的魔力有着绝妙的论述:“金子!黄黄的,发光的、金贵的金子……这东西,只这一点点儿,就可以使黑的变成白的,丑的变成美的;错的变成对的,卑贱变成尊贵,老人变成少年,懦夫变成勇士……”一句话,拥有了金钱,你就拥有了改变人生的筹码。

    20世纪60年代,浙江省柳市镇还只是江南一个默默无闻、深受贫穷困扰的小镇。这里是“七山二水一分地”,农民靠土地吃饭,生活十分艰苦。一个男孩就出生在这样的环境中,他的童年是在一间碎石垒墙、竹帘当门的茅屋中度过的。除种地外,父亲靠修鞋以补贴家用。当男孩到了该读书的年龄时,自己没有文化但期盼儿子有出息的父母勒紧裤腰带将他送进了学校。但是,对儿子的爱终于没有抵挡住贫穷。在男孩初中毕业那年,父亲在劳动中受了伤,拉扯弟妹、养家糊口的重担责无旁贷地落在了他的肩上。家境贫困的男孩被迫辍学,接过父亲的补鞋担,开始了走街串巷的补鞋生涯。这年,男孩才13岁。

    男孩喜欢读书,然而他也懂得:家庭困难,他只能小小年纪就挑起了补鞋的担子。为了多挣点钱,他每天都挑三袋鞋子回来,回家加班,常常干到深夜,甚至干到天大亮。少年是一个办事认真、扎实的人。他补鞋十分讲究,总是力求把客人的鞋补得不留痕迹,让它看上去和没补过一样。

    当回忆起那段艰苦的日子时,现在的他这样说道:“看到人家的小孩上学念书,看到别的富家小孩子有吃有喝很开心,我觉得应该多赚点钱,使整个家庭改善一下生活,当时想法就这么简单。”可见,在那时,“金钱可以改善生活,金钱可以改变人生”的理念已经扎根在了这个贫困少年的心中。

    那种半饥半饱的日子,遭人歧视的感受的确是刻骨铭心。然而,艰辛和苦难并没有把他压垮,反而塑造了他坚强不屈的性格,吃苦耐劳、自强自立、百折不挠的精神,更坚定了他的生活信心。

    在他的修鞋生涯中,有一件事令他终生难忘。那是一个十分寒冷的冬天,西北风卷起沙尘朝人们扑面而来。少年像往常一样在一张矮板凳上,替客人修鞋。在寒风的侵袭下,他那双拿着针锥和细线的手十分僵硬。此时,他多想让双手暖和一下啊,可是他没有这样做,因为他不愿让客人多等一分钟,这样的天气,多等一分钟实在是受罪。但天气实在太冷,鞋底又滑,突然,锋利的锥子深深地扎进了手指,他想要拔出锥子,可拔不出来,因为锥子有个倒钩。父亲听说后,赶来狠心帮儿子把锥子一下拉了出来。少年用一张破纸包住正在淌血的手指,仍咬着牙十分艰难地补完了鞋。

    多年之后,已经成为亿万富翁的他回忆起这段“非常经历”时说:“修鞋那阵子,我每天赚的钱都比同行多,我就凭自己的速度快,修得用功一点,质量可靠一点。”

    在修鞋时,少年发现了一个能改变他一生命运的机会。当时温州柳市有很多供销员在全国各地跑供销,他们带回了很多信息,由于国家实行的是计划经济体制,工厂卖出的都是整机,并且大多是成批量卖的,机器的一个零件坏了往往很难买到。具有商业头脑的柳市手工业者抓住市场需求,把坏机器拆掉卖零件,不少先行者还开始制造机器零件,慢慢的,柳市出现了装配作坊。16岁的他再也沉不住气,他找了几个朋友,一起四处借钱,最后在一个破屋子里建起了一个作坊式的“求精”开关厂。

    通过严把质量关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温州人商道简介 >温州人商道目录 > 商道28 不怕贫困,勇于创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