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商道35 敢为人先
    商道精髓:人们说:“广东人什么东西都敢吃,温州人则什么钱都敢赚。”可见温商的敢作敢为早已远近闻名。

    改革开放之初,一大批温州的创业者是凭着天不怕、地不怕的“无知之勇”而走向成功的。正所谓初生牛犊不怕虎。

    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有很多时候能给温商这种“无知之勇”提供舞台。而敢为天下先的勇气是走在时代前面的探险者所必备的一种气质。

    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对于全国农民来说,联产承包责任制还是一个激动人心的新事物,可对于温州老百姓,它却早已是个老话题。

    1956年,中国农村集体化改造的运动浪头正猛,各地纷纷成立了农业合作社;接着又是大炼钢铁,超英赶美。狂热过后,清醒的人开始认识到,脱离生产力发展实际,是一种空想。

    有一批富有远见卓识的人认识到,没有经过资本积累过程的社会主义经济是难以取得长足进展的,体制的僵化可以使年轻的社会主义丧失活力。这一现象突出地表现在农村:社员磨洋工,跟着就受穷吃不饱;虽然吃不饱,仍旧磨洋工。

    在当时,被曲解为“资本主义”的新型体制改革也首先发生在温州农村。1956年春,隶属温州专属的中共永嘉县委副书记李云河与县农工部干事戴洁天,在该县燎原合作社悄悄开始了从生产队以下实行“个人专管地段责任制”和“产量责任制到户”为主要内容的试验。这可以说是最早的联产承包责任制。

    1956年9月,这一经验开始在全县大部分地区推广。当时“左”的思潮左右着一切政策,温州人的包产到户不仅仅是一场经济冒险,还是一次思想冒险,而主张其事者更是冒着断送其一生政治生涯的危险。但李云河没有畏惧,他一直抵制着四面八方涌起的一片反对和讨伐声浪,坚决推行包产到户。

    李云河从来不为自己所作过的尝试感到后悔,因为他知道自己作为一名党员,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使农民在经济上翻身,使农民真正成为自己土地的主人,他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更有效地发展社会主义经济,更好地建设社会主义。历史早已证明,李云河冒着断送一生政治生涯的危险而进行的改革尝试是正确的。“包产到户”可以说是当代温州经济实践的发端,它并没有因遭受挫折而中断,而是在以局部的或变通的形式悄悄进行着,好像绵延不断的星火,一旦借得春风,转而即可燎原。直到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中国农村经济体制的改革使“包产到户”这一生产方式以“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称谓推向全国。1981年7月,随着中共中央总书记处研究室一则《1956年永嘉县试行“包产到户”的冤案应该彻底平反》的简报发布全国,“包产到户”终成正果,李云河的一个“敢”字才算落到了实处。

    有人说:“广东人什么东西都敢吃,温州人则什么钱都敢赚。”可见,敢想敢干、敢为人先是温商的一大特点。

    只要能赚钱,温商不乏勇气,什么都敢去做。而且,温商干事情,既不看领导讲过没有,也不看别人做过没有,只看事情本身需要不需要做,实践中能不能做得通。只要实践中能够做到,他们就不怕冒风险,千方百计想办法去做。

    温商的异想天开和大胆进取总是令人叫绝。他们勇闯天下、驰骋商海,创造了一个又一个惊人的财富神话。

    中国均瑶集团董事局主席王均瑶,就是温商敢为天下先的一个例证。

    10多年前,王均瑶承包开通了长沙至温州的包机航线,成为中国私人包机第一人,自此以“胆大包天”名扬天下。2002年,均瑶集团又入股武汉航空公司,参与投资组建东方航空武汉股份有限公司。民企首次参股国有航空,“胆大包天”的王均瑶又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温州人商道简介 >温州人商道目录 > 商道35 敢为人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