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二章 中国经济增长究竟有多快?
,涵盖了公路、铁路和航空运输数据。在我们看来,这一指标能够很好地反映工业活动态势。遗憾的是,目前我们所掌握的数据最早始于1999年,没有之前的历史数据。从货运指数可明显看出,2001年中国经济放缓,之后开始了新一轮增长周期。2003年初SARS疫情暴发使得这一轮增长受到短暂的干扰,货运量大约在一个季度内与上年同期相比出现收缩。但在2004年又表现出强有力的反弹。出于对经济过热的担忧,中央开始实施宏观调控措施为经济降温。从2004年下半年到2008年上半年,货运经济增长既快又稳。这段时期也是中国工业经济的黄金岁月。但到2008年下半年,中国经济增速急剧放缓,2008年底货运量增速再度跌入负增长区间。自2009年春节前后开始,中国经济呈现强劲的V字型复苏态势。

    先回到对反映经济增长的一些指标的话题上来,需要明确的是,这些指标只能告诉我们一部分故事。这些指标大多反映工业经济——目前还未发现能够很好地跟踪服务业状况的指标。而且,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发现,服务业的发展十分迅猛,大量服务业活动未被纳入官方统计体系。服务业成为非正规经济(不纳税的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出于这一原因,我们将各经济指标运用于整体经济时需要十分谨慎。

    那么,我们该如何评价1998年GDP数据引发的学界争议?以下是我的几点总结:

    1.争论的焦点是1998年的官方GDP。无论各种经济指标分别存在怎样的问题和局限性,一个无法忽视的事实是,所有这些经济指标都表明,当时经济放缓的程度要比官方数据显示的严重。

    2.财政收入和进口数据显示,1998年中国经济并未停止增长,但是经济增长率为3%~4%显得较为合理,尽管伍晓鹰和麦迪逊的研究显示当时的经济增长率接近于零。

    3.从大多数经济指标的反弹看,1999~2001年的官方GDP数据是比较健康和符合实际的。罗斯基认为的经济持续疲软证据不足。

    4.统计部门在样本搜集方面取得很大进展,但仍需对一些数据保持谨慎,尤其是GDP等宏观数据。

    5.反映经济态势的经济指标是有用的,但需要仔细运用,多项指标综合比较、互相印证好于单独运用。

    当前经济实际状况

    2008年,中国经济增长步伐已从始于2002年的黄金岁月减慢下来,现在又恢复了增长势头,而且势头强劲——大大超过了我的预期。

    同比数据告诉我们的是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长了多少。同比方式可以消除季节性影响。很多国家在一年之中存在着经济活动的规律性变化。中国是在春节前后或年末会计年度结束时,表现出较大的季节性效应。银行一般愿意在年初几个月放贷,政府好像喜欢年底突击花钱。但如果我们一直将某一期间的数据与历史同期相比,则不必担心这些因素造成的干扰。通常我们将1月和2月的数据放在一起平均以剔除春节因素的影响。

    但是,同比数据不能过多地告诉我们短期内经济增长的情况和动能。所以,我们还需看季环比GDP,如果要想得到更新的信息,还可以看月环比数据。但环比数据存在的一大问题是季节效应。季节性因素,尤其是春节,会给数据带来很大的干扰,导致数据失真。解决这一问题的办法是研究长期的季节性影响,并据此对数据进行调整,即进行季节性调整。这种处理方法存在的问题是,很多时候季节性效应非常大,因而进行调整时产生的误差幅度也很大。GDP数据就是这样——潜在误差很大。因此,对于季环比GDP数据,例如2009年前三个季度季环比增长率分别达到1.3%、3%和2%,仍需谨慎对待。

    中央政府明确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大国经济之路简介 >大国经济之路目录 > 第二章 中国经济增长究竟有多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