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六、霍华德·舒尔茨:危机中,学会对付未知的一面
并以折扣价出售,而这正是快餐连锁店促销的常用手段。
另外,尽管对星巴克推出低端速溶咖啡和走低端路线这些举动,众人意见褒贬不一,很多人认为是星巴克在自掉身价,但面对巨大的速溶咖啡市场和不佳的运营状况,舒尔茨还是对推出低价速溶咖啡很有信心,“我们实施的许多创新举措已初见端倪,它们正在成为公司发展的牵引力。”他强调,在经济危机的影响下,星巴克要考虑到危机对老客户带来的影响,星巴克对此应有所行动,“我们不能再袖手旁观,忽视我们的顾客正在面临的压力。我们保持头脑清醒并尽一切努力,满足顾客的要求。”
除了在美国本土市场进行关闭店面以及改变销售策略,舒尔茨重振星巴克的的另一策略,是从海外市场寻找新的利润来源,也即是在美国收缩业务的同时,在海外加速扩张,这是很多在本土市场遇到发展瓶颈的公司的常见做法,2008财年第一季度(2007年10~12月),星巴克全球总收入为28亿美元,其中国际市场达到5.4亿美元,国际市场总收入同比增长了33%。
星巴克的海外市场业务中,这里仅以最为鲜明的星巴克在中国的业务为例。在美国业务不景气的同时,星巴克中国业务却蒸蒸日上,在全线进入华东、华南、华北一级城市之后,星巴克已进入二线城市和新兴市场。1999年,星巴克进驻中国,短短10年间,中国已发展成星巴克除北美外最大的市场,星巴克咖啡遍布中国各大城市,平均每年以约60多家店面的速度快速扩张,发展迅猛,在中国的店面数从2005年的362家更是快速增长至2009年6月的693家,接近翻番,中国市场成为星巴克越来越重要的发展引擎,在星巴克总部看来,今后中国仍是其开发的重要市场,“店面数量、规模可能超过美国市场”。也因此,舒尔茨的这次重振策略中,对于中国这样的增长迅速的海外市场格外重视。
在星巴克本土市场以及其他区域关店裁员的同时,中国市场的开店速度却在加快,星巴克大中华区总裁王金龙就曾言,“在中国,星巴克既无裁员计划也没有放慢发展速度的打算。”“在中国市场,星巴克的首要任务仍旧是扩张,我们需要让更多的人接受它所代表的文化。”
然而与“复兴”咖啡精神相比,星巴克在中国面临的首要挑战仍在于,在茶文化的发源地,中国人能否慢慢被纯正的星巴克体验所吸引,让其逐步进入自己的生活。而为了星巴克能吸引更多的中国消费者,星巴克在中国的本土化步伐越来越大,就像肯德基进入中国后逐步本土化一样,2009年春节,星巴克在中国市场推出了“经典红茶拿铁”和“如意红茶拿铁”两款茶饮品。此后,又推出“抹茶星冰乐”等本土味较浓的产品。目的正是让主打咖啡的星巴克在中国传统的茶文化上取得创新突破,而在咖啡方面,第一款来自云南,名为凤舞祥云的国产咖啡也已经在中国销售。这种本土化的创新做法,为应对日益上涨的原料采购成本,起着重要作用,同时也为星巴克提供了更强的价格竞争力。
复出后,舒尔茨曾说,“我们必须面对现在的挑战,并且知道我们该如何应对。”在这次危机中,这些应对之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