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失败的15个基因
见不鲜。如齐齐哈尔第二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的亮菌甲素注射液导致10多人受害,至少5人因救治无效死亡;安徽阜阳的“毒奶粉”事件中,至少有13名婴儿在食用没有营养价值的劣质奶粉后死于营养不良,还有安徽华源公司生产的“欣弗”,在给病人注射后,共造成7人死亡。
这些都是政府监管缺位和监管不力造成的。在中国企业失败的案例中,秦池、爱多一批企业死于中央电视台的标王争夺战,他们将企业的利润全部用于付中央电视台的广告费都可能不够,也从来没有付清过,哪里还有钱去开发新产品、去培养团队和人才、去建立售后服务系统?一些电视台只从自身利益出发,很少考虑自身导向和行为可能会引起的社会效应,以及自己所应当承担的社会责任。
所以,一些国家机构本身监管缺位,从外部环境上对中国企业失败起了助推作用。
综述:对中国教育的反思
本文分析了中国企业失败的15个基因,我们的研究还在继续。这里,我们再从教育的角度对中国企业的失败作一些反思。
其实,企业失败并不可怕,企业失败率最高的地方是美国硅谷,而那里正是全球商业创新的心脏。为什么硅谷的创业者们在失败以后还可以马上再来?区别不在于失败本身,而在于创业者的素质和社会大环境。
如果说改革开放初期,中国的创业者们还比较草根的话,为什么现在一些受过高等教育的创业者和企业家还在走同样的老路去重复犯同样的失败呢?如果说很多草根企业家教育程度不高,致使企业失败可以理解,可孙宏斌、仰融都是高学历,李东生还是长江商学院的第一届毕业生,出现技术含量较低的失误就值得深入反思了。
这是因为中国的企业家缺少从小接受到的企业家素质教育,而中国的现状是,不要说企业家素质教育缺,就是一般的素质教育都缺。中国企业的员工做事马虎,所谓的凡事执行不到位。你会说,没有品牌呗!品牌来自哪里?来自永恒不变的高质量。永恒的高质量对民族的素质是一个大考验,没有民族的素质就不会有永恒的高质量。
那么,我们民族的素质为什么就不高呢?我们对这些问题有如下的思考结果:
一、中国几千年的历史形成了中国文化的主流是“农耕文化”。什么是“农耕文化”?就是粗放经营、非专业化和非职业化经营:简单、随便、马虎而不是系统、精致、专一。如果说改革开放前“农耕文化”还主要表现在农村,改革开放后,随着农村工业化、农村城市化和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趋势渐盛,在城市工业和商业中“农耕文化”加重甚至起主导作用,中国商业文化的“农耕气息”愈来愈重。加工型工人的素质亟待提高,就是恢复高考后毕业的大学生。由于中国教育体制是考试型的,学生的职业素质并没有很大提高;职业精神并没有真正形成,最后导致职业精神在中国社会的整体缺失。
二、中国是农业大国,但农业经济非常不发达。于是形成了以中国农业经济为主的经济社会,其特征是封闭和闭关自守以及“小农经济”格局,“小富即安”思想普遍盛行。
三、中国人民几千年贫穷,以及中国还未真正形成整个社会的生存救济保障体系,形成中国人民普遍的穷人思维和匮乏心态。所以,在商业经济中表现出来的便是浮躁和急功近利。
四、皇权意识和畏权意识。几千年的封建帝制在中国人心中留下了深深的烙印,结果在人们的意识中,大部分人俯首哈腰,奴性十足;也有少部分人成为帝制的崇拜者和梦想者。奴性十足的民族很难有自尊和自信,也很难有富足的心态和思维。
这些都影响着中华民族的价值观、商业道德和职业精神的形成。我们认为,中国不得已而为之的考试制度,缺乏从小开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