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营销
说法。中国当时市场上日用品中的新产品是比较少的,许多产品甚至是十多年、几十年的老面孔。官方认为这和价格体系有关。当时的制造业是不参与定价的,而是由商业部门(国营的批发业)负责,这样就造成了产品好坏或者销路好坏与价格无关的情况。
永久牌自行车是当时的名牌产品,十三型是当时很好卖的一种车型,但这种车型的成本要比一般的平车高15元,工时也要增加一倍,但出厂价只高21元。工厂为了完成利润任务,只能多安排生产一些平车。缝纫机也是如此,一些厂家如果要生产受欢迎的新产品,反而会导致减少收入。
这种价格和分销体系造成的问题就是导致了工厂只愿意生产成本低、产值高、利润多的产品,但这些产品又是大路货,销售并不好,从而导致了积压。上海第一百货曾对41类轻工产品做过统计,1966年经销的品种是1439种,1977年非但没有增加,反而减少了186种。
中国当时的分销模式叫作“统购统销”、“统收统支”,商业部门不管产品好坏,统统包销,这种做法所导致的问题在1979年已经开始严重起来了。价格需求曲线无法体现,市场里买不到好产品,工厂也不愿意生产急需产品。
“有关部门的同志”已经开始认为,要解决这个问题,产品就应该严格按照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一个马列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术语——来计价,价格要与产品的社会劳动消耗大体接近,应将生产的成本等因素考虑在内。他们认为这样才有利于企业扩大再生产,多生产群众需要的新品种。对于那些滞销产品,一些人认为可以降价,受欢迎的产品则可以提价。
包销制也开始受到质疑,一些人小心翼翼地提出“经济合同制”、“批发市场”、“厂店直接挂钩”、“产销见面,共同议价”等等意见,并且特别地提到了“应该充分运用价格这个价值杠杆”。人们热切期盼着新产品能像雨后春笋般涌现,市场供应更加丰富多彩。实际上,市场经济已经在悄悄地萌芽。
俞雷:营销管理专家,财经作家,《案例》特约作者,著有《逃离外企》、《最糟糕情况下的营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