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成为管理大师
够被极度地简化,它们能够被浓缩到一张幻灯片里面去,能够被简化(有时候是曲解)成一句口号式的结论。迈克尔·波特进行产业分析的五力模型能被如此广泛的接受,与它的形式有很大的关系。对试图实践理念的人来说,这种简化或许能够使我们能方便地应用它,但如果我们深入思考简化背后的微妙信息,就无法真正有效地应用它们。
有些领域的管理理念不管多么精彩,但根本不会流行。比如说,公司政治,也就是公司内人与人之间的非正式关系,是任何组织中最关键的一个方面,但是,它根本不可能被流行管理理论涉及到,因为为管理理念的消费付帐的人不可能喜欢它。实际上,正如社会网络分析学者们的研究所显示的,组织里的非正式关系网络,对几乎所有的决策都有决定性影响。我曾在一本注定不畅销的书封面看到这样一句话,它最好地说明为什么类似的管理理念不会流行——警告:不要把这本书带到办公室。如果带到办公室,一定把它放在你公司里的竞争对手的桌上。
一般来说,流行的管理理念都是因为它能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尽管管理一般被认为是实用科学,是逻辑上能被是对的、能帮助管理者完成任务的确是它最主要的特点,但是,只要我们仔细看看什么在流行就会明白,管理理念的消费者的需求除了完成任务之外还有很多。比如说,管理大师的理论能够增强管理者对自己决策的信心,那些理论让管理者得到能消除焦虑的“可预见性”——这样的行动会产生那样的结果。在管理出现的最初几十年,管理还没有成为受人尊重的职业,因而流行的管理理念是确立管理的合法性,但在之后,管理流行的管理理念大多以这样的面貌出现:它们非常接近管理者自己的经验和信仰,以至于他们认为这些就是他们自己的。
不过,不论他们出身在哪个领域,作为管理大师,他们做的基本上是三个方面的工作:与公司交往,思考与写作,在大小会议上提出自己的理念。这是托马斯·达文波特在讨论管理理念如何发挥作用的《最有理念》一书所总结的,这里不妨一一解读。
人们需要管理大师和他们创造的理念,但如果我们只是不加思索地接受他们的理念,或许也能受到很大的启发、能够改善管理水平,不过我们可能无法让这些理念发挥最大的作用。为了把管理理念应用到我们的管理实践,我们需要问以下这些问题:大师是怎么产生的?换个方式说就是,这些理念是怎么创造出来的?什么样的理念会流行或我们为什么乐于接受它们?我们该如何理解和应用这些理念?
流行的管理理念一定是乐观的,尽管有时候悲观的看法是正确的,但只有那些说“只要去试试,每个人都能成为赢家”的理念才会被最多的人接受,因为没有人爱听坏消息。只有那些强调人基本上是好的、聪明的等乐观的管理理念才能够流行,而那些认为人是残酷的、自私的的观点,尽管或许也有道理,但它们的提出者绝对不可能成为管理大师。彼得斯的《追求卓越》通常被认为是第一个真正流行的管理理念,他们传达的最主要信息是:“人们不必向外国学习什么管理经验,最成功的人中许多是美国土生土长的。”实际上,在1980年代美国面临日本的竞争时,最早也非常深入的研究是帕斯卡尔和阿索斯做的,但他们只是遭人憎恨,因为他们的研究是追究美国管理的失败和错误,推崇日本式管理,建议美国公司学习日本经验。
,但只有那些说“只要去试试,每个人都能成为赢家”的理念才会被最多的人接受,因为没有人爱听坏消息。只有那些强调人基本上是好的、聪明的等乐观的管理理念才能够流行。
管理理念为什么会流行?
管理大师的出身有很多类,大略可以分为这样四种:学术明星、管理实践者、咨询顾问和新闻媒体出身的人士。营